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ID:44092769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_第1页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_第2页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_第3页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_第4页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屮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失衡状态的意义。方法:对31例脑卒中患者,以植物神经综合指标测定法评定植物神经功能,以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Rood疗法作为基本康复治疗方法进行了3个月的观察。结果:康复治疗前示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平衡指数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它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呈负相关(r=-0.079,P<0.05)o结论:康复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关键词:脑卒屮植物神经功能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2、1879(2012)12-0055-02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其常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1],如恶心呕吐、出汗、体温升高、呼吸频率改变、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等,此大多数是因病变直接或间接导致丘脑下部损害所引起。现我院神经病科对于脑卒中的病人采用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及Rood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

3、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神经科进行康复治疗的31例脑卒中的患者,均经头部CT,或者MRI己证实患有脑卒中,其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7.3岁;脑出血18例,脑梗死13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肺或其他系统疾病的伴发症,且均在评定前的1周内未服镇静剂或其他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依据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的原理,及患者的不同疾病的阶段、特点,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疗法,其中以Bobath疗法、Rood疗法、、Brunnstrom疗法等作为基本的锻炼方法,再综合其他康复治疗技术进行康复治疗

4、,每天锻炼1-2次,每次为45分钟,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均对所冇患者进行植物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评定。1.3植物神经功能的评定。使用植物神经的平衡综合指标测定法进行评定患者康复治疗前后植物神经的功能状态[2]。在需测试的当夭上午、凉爽的环境下,嘱受试者静坐休息30分钟后,测量以下的项目:唾液量(A):收集受试者在停止咳嗽、说话的情况下3min,口腔内唾液流人标冇刻度的试管内的总量51)。收缩压(B)及舒张压(C):用血压计测量患者左上臂的血压(mniHg)并记录。脉搏间隔(D):用秒表观察并记录患者22次脉搏的总时间,并计算出两次脉搏间的平均间隔时间(S)。

5、呼吸的间隔时间(E):用秒表观察并记录患者11次呼吸总时间,计算出平均两次呼吸间的间隔时间(S)o口温(F):用温度计测量口腔舌下温度5min,记录其口腔温度(°C)。将以上所获得的6项指标测量值相应代人以下的公式屮,得出患者治疗前后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Y值。Y=-28-0.194A+0.031B+0.025C—0.792D—0.131E+0.649F。其中Y值的正常参考值为0±0.56,当超过此范围时便作为异常。当其正值增大时为交感神经的机能活动增强,若其负值增大时为副交感神经(即植物神经)的机能活动增强。1.4运动功能评定。使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对患者康复

6、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1.5统计学数据。采用SPA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来表示。计数的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前后植物神经的功能评定。经康复治疗后,患者的Y值显示患者的副交感神经(即植物神经)的机能活动明显比治疗前要增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Fugl-Meyer评分在治疗后也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2.2治疗前后患者植物神经症状的缓解情况。经康复治疗后,患者的伴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体温升高、呼吸

7、频率改变、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等,明显比治疗前的发生例数要减少得多,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3讨论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由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占屮风的70%-80%。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屮,脑梗塞占80%o突然发生脑梗塞,会使患者致死、致残,人多数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其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