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老师治疗不寐经验浅谈

吴华老师治疗不寐经验浅谈

ID:44065470

大小: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吴华老师治疗不寐经验浅谈_第1页
吴华老师治疗不寐经验浅谈_第2页
吴华老师治疗不寐经验浅谈_第3页
吴华老师治疗不寐经验浅谈_第4页
吴华老师治疗不寐经验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华老师治疗不寐经验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吴华老师治疗不寐经验浅谈【摘要】在跟师学习三年期间,现将吴华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屮对不寐的治疗经验总结了一下,将其整理。不寐首先应辩虚实。虚证多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临床辨证多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证或血虚肝旺证;实证多为邪热扰心,心神不安。临床辨证多为: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治疗上吴华老师多辨证施治:虚证根据辨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疏肝泻火,镇心安神;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实证根据辨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关键词】吴华老师;不寐;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2、1004—7484(2013)11—0084—02指导教师简介:吴华老师,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廿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丁作29年,擅长临床疑难杂症的治疗。对于不寐,吴老师不单用药物治疗述结合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药物联合治疗。现将吴华老师治疗不寐经验概述如下。不寐的定义:屮医学称为“不寐”即平常所说的失眠,屮医又称“不得卧”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1]。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

3、则彻夜不寐。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及生活压力大的时代,不寐的现象日益严重。不寐可造成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严重可合并焦虑、抑郁等症的发生;还可使原有的躯体疾病加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影响。该病的病因病机复朵多样,屮医治疗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1病因1.1情志失常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症论》中言“寐本乎神,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可见情志失常易扰乱心神,神不安

4、则不寐。情志不遂,郁怒伤肝;五志过极,心火内炽;喜笑无度,心神激动;过度忧思,伤及心脾;暴受惊恐,导致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均可导致夜不能寐。1.2饮食不节《素问•逆调论》记载冇“胃不合则卧不安”朱氏认为:脾胃失和,运化失常,湿浊内停,聚而为痰,痰湿内阻,神不守舍,而致不寐。可见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而不得安寐。此外,浓茶、酒等饮料也可导致不寐。L3劳逸失调《景岳全书•不寐》[2]云:“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寐”乂有《类证治裁•不寐》云:“思虑

5、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可见劳倦太过则伤脾,过逸少动亦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失养而失眠。1.4体虚《景岳全书•不寐》[2]中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可见久病血虚,年迈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亦可因年边体虚,阴阳亏虚而致不寐。素体阴虚,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独亢,火盛神动,心肾失交而心神不宁。2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如《灵枢》说

6、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厥气客于脏腑,则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侨满,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不瞑,(内经)将神、魂、魄、意、志分属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的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且与肝、胆、脾、胃、肾密切相关,有观点从五脏分型论治[3]。因血之來源,由水谷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则心得所养;收藏于肝,则肝体柔和;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化而为精,内藏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阴精内守,卫阳

7、护于外,阴阳协调,则神志安宁。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为肝火内扰;皖闷苔腻而不寐,多为胃府宿食,痰热内盛。;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多属脾虚不运,心神失养;心烦不寐处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等。3辨证论治3.1肝火扰心证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瘦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证机: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苓、梔子清肝泻火;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柴胡

8、舒畅肝胆之气;甘草和屮;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镇心安神。若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香附、郁金、佛手以疏肝解郁。若肝火上炎,彻夜不寐,头晕目眩,头痛欲裂,大便秘结者可改服当归龙荟丸。3.2痰热扰心证心烦不寐,胸闷痞满,泛恶暧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证机: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常用药物: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化痰;枳实、黄连、竹茹清心降火化痰;龙齿、珍珠母、磁石镇心安神。3.3心脾两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