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6层CT薄层重建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6层CT薄层重建对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作者:王官良李欠云潘卫星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的腹部平片(KUB)和B超检查阳性率低[1]。随着16层螺旋CT(MSCT)的出现,其快速的扫描速度和强大的后处理能力在输尿管结石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势。现回顾分析KUB未能发现结石的65例行16层CT检查的结果资料,旨在评价MSCT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其中男47例,女18例,年龄5〜80岁(平均50.10岁)。大部分患者以腰痛、腰部酸胀、镜下血尿就诊,少数以尿急、尿频、尿
2、痛就诊,KUB检查均未发现输尿管结石。行B超检查34例,19提示输尿管结石,14例未见结石,1例疑似输尿管结石。1.2方法采用GE16层螺旋CT机,层厚7.5〜10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280〜320mA,重建采用层厚1.25mm,重组间隔0.8mm。重组横断位图像传送至工作站adw4.1,将输尿管进行多平面重组和曲面重组。2结果65例中,63例MSCT确诊为输尿管阴性结石(图la),CT值73〜580Hu(图lb),2例结石可疑。其中左侧36例,右侧28例,两侧1例;输尿管上段37例,中段1例,下段27例。结
3、石大小0.2〜1.8cm(ll例<0.5cm)。结石以上输尿管均有扩张,并有不同程度肾积水,1例显示结石以上输尿管及肾盂化脓性炎症,1例合并有膀胱炎。28例行手术或输尿管镜取石,其中26例取出结石,2例未发现结石,诊断符合率92.86%(26/28)o26例行B超检查,手术证实结石19例,E超诊断符合率73.08%。3讨论泌尿系结石根据其X线的透光性分为阳性结石和阴性结石[2],含较多尿酸盐等的结石密度较低,近于软组织密度,在平片上难以显示,称为阴性结石。临床上怀疑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经B超、KUB检查仅有45%的诊断符
4、合率[1],分析原因,阴性结石除因为X线可透过不显示外,还可能与患者如下因素有关[3]:肠道准备不充分,肠道内气体及内容物较多,导致局部重叠影较多;结石与腰椎横突或骨盆相重叠;结石较小且位置较深,作静脉肾盂造影(IVP),常因结石造成输尿管梗阻较重而致肾脏积水、功能低下,致患侧肾、输尿管不显影。16层螺旋CT采用容积扫描,一次屏气行全腹扫描时间仅为11〜13s,对全腹MSCT平扫数据进行薄层重建,所得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组图像清楚,具有良好的Z轴分辨率,可以满足肾、输尿管结石的诊断要求[4]。本组手术符合率92.86%(
5、26/28);2例假阳性,分析原因,1例输尿管镜检查时可能结石已排出,另1例为左肾周脓肿,左输尿管积水,由于2d前做过IVP检查,造影剂残留所致。输尿管阴性结石16层螺旋CT扫描及曲面重组影像可表现为输尿管腔内高密度影及合并由结石引起的一系列继发性变化,如结石以上输尿管扩张及肾积水、输尿管腔内结石严重梗阻造成患侧肾脏输尿管积水、小结石剌激输尿管壁造成管壁炎性水肿(CT图像表现为结石周围软组织影)等。输尿管螺旋CT多平面曲面重组除可以显示IVP不能显示的肾输尿管解剖学特点及肾脏生理特征外,还克服了KUB、IVP及B超要求
6、的肠道准备及避免了IVP检查可能发生的碘过敏反应等。16层螺旋CT能进行薄层后处理重建(最薄可达0.625mm),分辨率高,且输尿管曲面重组技术可明确输尿管结石位置、大小及形态,根据CT值的不同还可以初步区别尿酸结石和含钙结石,且由于图像质量较好,能发现较小的结石(本组最小结石直径约2mm)o因此,16层螺旋CT输尿管曲面重组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尤其是KUB、IVP及B超未显示的结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当然对于螺旋CT检查可疑结石的病例,还可再行输尿管镜检查,输尿管镜是目前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
7、方法之一[5]。综上所述,对于临床表现为腰痛、腰部酸胀及(或)镜下血尿,而KUB、IVP或B超未发现的可疑结石的患者,可进行MSCT扫描并多平面重建和曲面输尿管重组,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参考文献】1郁兆存,谭万龙,齐桓,等.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21(2):85〜87.2荣独山主编.X线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42.3王海玺,王多赏,章以兴,等•螺旋CT输尿管重建诊断输尿管阴性结石•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5,11:56.4茹光腾,黄庵,曾辉,等.等宽探
8、测器多层螺旋CT直接薄层扫描与回顾性薄层重建的图像质量对比.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11(2):94〜95.5陈志强,王树生,柱泽红,等•应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附11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9):5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