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材料初稿

发言材料初稿

ID:44043139

大小:23.7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发言材料初稿_第1页
发言材料初稿_第2页
发言材料初稿_第3页
发言材料初稿_第4页
发言材料初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言材料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处理好大青山南麓建筑用石料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建议大青山是我市市区附近的山地,出产较多种矿产品,如煤、铁等非金属和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建筑用石料资源在我市的生产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植被覆盖度较低,而采矿活动会进一步加剧对其植被的破坏,影响其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应该处理好采矿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兼顾生产建设、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环境两者的利益。一、大青山南麓石料资源釆矿基本情况1、分布近郊地区建筑用右料资源主要分布于大青山南麓。该山系属太士界变质岩系,质地坚硬,抗压强度达100兆帕以上,远远超过30兆帕的要求。岩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砂

2、岩、板岩等,矿石质量好、储量巨大。但石料资源开釆受封山禁牧、自然景观保护、军事、地震台、交通等因素限制,可供开采的空间有限。目前,可供开釆利用的石料场主要集中分布在九原区兴胜镇北部和东河区河东镇以及九原区沙尔沁镇西部,共有77家采石场,年均开采量为74万立方米。①兴胜镇北部山地采区该系区交通便利,开采时间较长,开釆条件良好,现有63家釆石场,年均开采量约60万立方米。①河东镇以东山地采区该采区开采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现有14家采石场,年均开采量约14万立方米。2、石料资源开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建筑用石料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滞后,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缺乏综合平衡,政府对资源开

3、发利用的调控能力不强,供需矛盾突出。②长期的开釆使一些山体表面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影响了市容景观。③资源开采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生产方式相对落后,资源浪费严重。④采后复垦治理政策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措施不配套,对环境的影响大。3、石料资源的供需情况建筑用石料资源主要用于建筑业、交通、工业、城市市政设施及住宅建设。作为这些行业建设的主要物质材料,与我市近年来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紧密相连,在市场高需求的推动下,资源供应逐步增加,产品价格却在一路上涨。据统计2005、2006、2007年3年近郊地区分别供应石料60万、70万、80万立方米,三年内供应量平均比过去增加16.7%。据有

4、关部门预测,2008-2010年,我市市区各相关产业建筑用石料需求量约为349.5万立方米,年均116.50万立方米,比前三年有较大幅度增加。目前,建筑用石料是建筑业等行业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较长一段时期内需求还会增加,而近郊大青山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主要资源保障地,因此,处理好开采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二、釆取措施,使合理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协调发展1、加强石料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大青山石料资源的开采基本处于无规划可依的状态,无序与有序,乱采与规采,开采与保护,利用与浪费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

5、加快,石料资源开采业迅猛发展,迫切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用规划管理资源的开采,才能确保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资源,而这也是保证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前提。①对石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分区按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将石料资源分布区域划分为鼓励开发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和其它区域。鼓励开发区:是资源可靠,开发技术条件成熟,预期经济效益较好,开发后能有效控制环境影响的区域。限制开采区:是开发技术条件不成熟,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区域;资源有限,需耍限制规模的区域;各类保护区核心区以外的区域。禁止开采区:军事禁区、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规划绿化区域等。②推进土地复垦

6、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类生存的大事。石料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明显,因此,在开采前就要切实考虑环境问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以防为主,防范结合,治用结合,突出重点,综合治理。要建立环境保护治理责任制,强化监督管理,强调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走“绿色矿业”道路,力求做到资源、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相协调。第一,新设采矿权必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准入条件,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7、。新设采矿权时,要做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和减少对大气、水体、植被的不利影响和破坏。中请采矿权时必须提供矿产资源开发方案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并按规定审批。经批准确定的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工程,必须与矿山建设同步实施,如不符合这些要求的,不应批准设立采矿权。第二,加强对现有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测报告制度及恢复治理制度。对现有矿山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调控和监督,预防矿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已造成环境破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