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39117
大小:107.0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18
《以贫傲世,猛志长存——陶渊明晚年思想心态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贫傲世,猛志长存一一陶渊明晚年思想心态剖析晋宋易代之际,世事纷扰,如陈寅恪先生在《陶渊明之思想与魏晋清谈之关系》中所言,“时移世易,又成来复之象,东晋之末叶,宛如曹魏之季年”。在新旧鼎革的历史关头,何以自处,士大夫必须做出选择。此时,已远离官场,归隐田园十馀年,又年届六旬的陶渊明,对社会人生抱有何种心态,是值得探询的。学术界常常有一种看法,认为陶渊明在归隐之后,心情日益趋于平淡,即便有苦闷,亦只是由追求与自然合一时的内心冲突所致,且越到暮年冲突就变得越微弱。愚意以为,这类观点,似乎过于轻看了晋宋之际政治时事对陶渊明这位感诗人内心所造成的冲击,亦多少
2、忽视了其躬耕生活所遭遇的种种艰难困苦给诗人精神上带来的重负。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陶渊明集中那些所谓“金刚怒目”之作,大多写于他的晚年,这多少透露了陶渊明“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颓”的心路历程。所以,可能更合符实际的情况是,陶渊明在晚年的人生和政治态度,恰与他中年时的“平淡”相反,是相当激烈和不妥协的。萧统《陶渊明传》载:(渊明)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按檀道济为江州刺史是在元嘉三年五月,其时晋宋易代已历五载,渊明则年过六旬,老病贫困弥加。其拒绝檀氏馈赠一事,正显示了他的上述态度,亦即坚决维护
3、一个贫者的尊严并始终不与刘宋新贵集团合作。所以清人顾易作《柳村谱陶》,因此事谓渊明是“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而直到渊明辞世,这样的态度都未或之改。就今天大致可以确定其写作时间的陶诗来看(主要参考王瑶辑《陶渊明集》、逮钦立辑《陶渊明集》、宋•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清•顾易《柳村谱陶》、丁晏《晋陶靖节年谱》中的系年),陶渊明晚年之作,大致包括《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岁暮和张常侍》、《咏贫士》、《杂诗》之一部分、《有会而作》、《乞食》及《拟古》、《述酒》、《饮酒》、《读<山海经>»>《咏三良》、〈〈咏二疏》、《咏荆轲》、《挽歌辞》等数
4、十首,这些诗有不少都对社会和人生表现出一种抗愤。我们可以从其中所显示的陶渊明对贫困和易代两方面的态度来进行分析,以便具体说明诗人晚年思想行为的激烈。诚然,陶渊明在归隐之后,确实有一段时间因为怨曾缴奚施,已卷安劳”(《归鸟》)而感受到“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同上)的超脱与宁静,为此而创作了许多表现“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之情的愉悦诗篇。可是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其冲逸淡远的心情也发生了变化。在渊明五旬以后所写的《与子俨等疏》中,可见这种变化的端倪。疏中言: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
5、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病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又有“吾年过五十,……性刚才拙,与物多连,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儷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等语。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归隐之后,从怡然自得渐次到贫病相袭,心意难宁,相对宁静的生活遽告消逝的一段历程。大致五十以还,现实生活中有三方面的困窘不断袭扰渊明:一为旧疾,陶渊明少罹痞疾,向立以来,多游宦之劳;归耕之后,有农作之苦,以至五十甫及,旧疾
6、转剧。友人颜延年诔中言其“年在中身,茨维店疾”,渊明诗中,有“负病颓檐下,终日无一欣”(《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杂诗》)等句,可见渊明长期为二竖所苦的情形;其次则是诸子不能成立的疚怀,据疏中言,因家道艰难,渊明诸子虽幼,却不能免受饥寒,且不得不充任薪水之劳,其生长条件可知。渊明《责子诗》中,有述诸子粗劣无文之句:“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以陶渊明的人品学养,诸子本不难受到较好的文化熏染,然而竟顽劣如是,究其缘由之一,当是
7、因诗人砺劳生涯,无暇多顾及儿子之教育,而诸子亦须承担劳动,不能全力向学,以至老大无成。就儒家重视家族延续的传统价值观而言,儿孙不立,无疑是人生的一项缺失,渊明贤者,对此亦很难释然。他表面上虽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将其归之为“天运”,以“且进杯中物”来自慰,但实际上对儿子家人的负疚感,却是他时常“念之在心”的;困扰之三,即来自生活的贫匮。渊明归耕之后,家道日落,所居潯阳一带,战乱不断,比年又频遇水旱风虫回禄之灾,最初尚能园田草庐,悠游卒岁,终则年老力衰,衣食无继。所谓“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屡缺清酩至,无以乐当年”一类诗句
8、,无疑是陶渊明晚年贫居而少饮酌之欢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贫困,也构成了对渊明晚年人生态度的最大考验。这一时期的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