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35717
大小:132.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18
《先秦孝道观的发展--专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向来有注重孝道的传统,自古即有〃帀善孝为先〃的说法。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孝道仍然得到了全世界华人的认同,被视为中国人区别于其他国家人民的般大特质。止如孙中山所说:〃《孝经》所讲的孝字,儿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全。〃(转引自严协和《孝经白话注释》,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思想家胡适先生则将孝道上升为中国人的宗教。他说:〃外国人说我们中国没有宗教,我们中国是有宗教的我们的宗教,就是儒教,儒教的宗教信仰,便是一个孝字O"(同上
2、书,第5页)孙屮山和胡适的论述同时也指明,孝道之所示有如此重耍的地位,是同倫家经典的宣扬、教化分不开的。儒家十三经Z—的《孝经•三才》载:"子曰:夫孝,夭Z经也,地Z义也,民Z行也。〃在古代的儒家学者看来,孝道是宇宙间fft常不变的普遍规则。古代思想家为了弘扬孝道,极力将其说成是上天赋予人的先验本性,是历代圣王共同具有的优秀品徳。但是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來看待孝道的演进,就不难发现,孝道与人类其他道徳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把孝道放到它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才能还其本来面目,对它的性质进行恰如具分的说明。一、中国古代
3、社会的宗法性与祖先崇拜《尔雅•释训》:〃善父母为孝〃。《说文》:〃孝,善事父母也〃。按照汉字的本意,孝首先是指侍奉双亲的善行。但是我们研究古代的文化典籍,并佐证丁•现代文化人类学和民族洗的资料即可发现,在人类刚刚诞生的原始时代,并不存在善事父母的孝亲Z行。在那里流行的是与人类文明完全和违背的野蛮规则。达尔文在观察了许多原始部落以后记录道:〃北美印地安人从前是要把一些疲瘟残疾的同伴遗弃在草原Z上而死活不管的,……斐济人是要把年老或有病的父母活埋掉的。〃(《人类的市来》,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5页)摩尔根在考察了澳洲的土
4、著社会也曾记录:他们〃不只食战阵上所杀死的敌人,而且也食他们被杀死的伙伴。至于老死者,只要还可供食用,他们也是吃掉的。〃(《古代社会》,第421页)口本古代小说《樽山节考》,也记载过当地农民,将年迈的母亲背到深山饿死的习俗。中国一向以侶导孝道著称与世,但中国古代,也曾有过弃亲不养的记录。《墨子•节葬下》载:"昔者越Z东有沐Z国者,……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与居处。‘〃《孟子•滕文公上》:〃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汉书•匈奴传》:记载当地之俗:〃壮者食肥美,老者饮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上述那
5、些令现代人惊叹不已,唏嘘感僦的故事,恰恰记载了人类脱离野蛮而进入文明的艰难丿力程。在人类幼年的原始时代,人们掌握的生产能力I-分冇限,在极其险恶的口然环境里,食物的来源非常短缺,并且经常得不到保障,为了使整个族群能够生存下去,某些老者的悲惨处境也是人类早期进化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原始初民不仅没有孝养老人的物质基础,而门•在原始的群婚集团中,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不清晰。父母与其他长者并无区别,弃老不养的行为也未必会在情感上引起太大的悲伤。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以后,初民们有了供养老人的能力,老人开始受到了氏族成员的尊敬,敬老为孝道之始
6、。《说文》:〃孝,善申父母者,从老省,子承老也〃,说明孝行起源于养老、敬老活动。人类自身繁演的困难,使得人们从血缘上尊敬老者,他们知道:〃先祖者,类Z本也〃,〃无先祖焉出?”(《大戴礼记•礼三本》)同时,物质生产的发展也使他们重视经验的世代传递。在古文字中,考、老、孝三字有时是通用的,《广雅•释诂》:"考,问也〃,突出了向长辈学习的意义。战国时期儒家学者的著作《礼记》,根据历史的传说及尚保留的古迹,设想从远古时代就养老于学〃。《礼记•王制》说:〃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
7、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于东郊,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但是在氏族社会及早期国家屮养老主耍是社会的行为。《礼记•礼运》根据古老的传说,猜测当时的情景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抚养子女和老人,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在母系氏族社会,〃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对血缘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尚不能产生后世意义上的孝道。因为〃善事其亲〃的行为,将会对整个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社会财富,共同牛产、共同消费的生活方式造成冲击,瓦解氏族的团结。在人类个体家庭生存能力十分低下的时期,大家必须依赖氏族才能生存。在50年代对小国云南仮族原始社会形态调
8、查屮发现,仮族民众对罪犯瑕为严厉的惩罚就是逐出山寨,个体离开了群体就意味着死广。孝道作为一种家庭伦理道徳,在那时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唐玄宗注《孝经》,对这一点似有体会,开明宗义便讲:〃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Z孝已萌,而资敬Z礼犹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