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ID:44033448

大小:3.74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10-18

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_第1页
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_第2页
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_第3页
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_第4页
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③ 第三单元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种群的特征[判断正误]1.动物种群密度调查都不能用样方法。(×)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5.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只有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两种。(×)6.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填空]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1)条件: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数学公式:。食物和空间Nt=N0λt2.种群数量增长

2、的“S”型曲线(1)条件:自然界的是有限的。(2)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的增长曲线。(3)K值:又称,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资源和空间趋于稳定环境容纳量最大数量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判断正误]1.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界因素。(√)2.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等。(√)3.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

3、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④易选用双子叶植物①调查时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命活动[特别提醒]①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②长期自然选择使不同生物种群都有一定的性别比例,假若因各种因素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或性别比例失调,会引起种群数量改变。1.在分析种群年龄特点时,也可将种群分为生殖前期(甲)、生殖期(乙)

4、及生殖后期(丙)等三个年龄层,比较这三个年龄层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测这个种群未来的成长情形。下列可能是濒危物种的种群()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解析:生殖后期种群数量多于其他时期时,种群的出生率低,种群密度不断降低。答案:D2.在一块方形的样地中,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A.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B.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C.样方内个体数量的统计D.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方法是否具有随机性解析: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不影响种群密度调查的准确性。

5、答案:B1.种群增长速率变化2.种群“S”型增长曲线分析3.K值变动的示意图4.应用:当环境中种群数量大于K/2时,即可采取适量捕捞等手段合理利用,但捕捞后数量应为K/2,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的总量。[特别提醒]“J”型曲线由始到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加,而“S”型曲线自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所以绝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3.如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6、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捕捞后的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K值D.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6年后开始的答案:D解析:由曲线可知,在3年时种群数量达到K/2,以后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环境阻力明显加大。4.(2011·淄博质检)右图是某种生物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由此可以判断()A.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B.B点时种群数量最大C.影响A

7、点和C点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D.B点对应的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解析:从图中曲线可以不断看出,种群增长速率大于等于0,说明出生率大于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由曲线信息可知D点时,种群数量最大。影响A点和C点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B点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为增长型。答案:C命题角度——种群数量增长曲线(1)从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生物试题看,知识点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①种群特征的考查,如2009广东卷T11直接考查种群空间特征的概念理解、2008江苏卷T16考查影响种群密度的

8、因素分析。②种群数量的变化,如2010江苏卷T26(5)、2009广东卷T15和2009江苏卷T19都直接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2010山东卷T8、2010浙江卷T2、2010福建卷T26Ⅱ、2009江苏卷T27、2009安徽卷T3考查了种群数量增长分析及实践应用。(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试题以选择题为主,多以曲线坐标图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