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总则

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总则

ID:44032091

大小:65.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总则_第1页
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总则_第2页
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总则_第3页
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总则_第4页
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总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总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总则》全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本标准是在参考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和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酶活性浓度测定的推荐方法总则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从2002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卫生部医政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其燧、宋耀虹、鄢盛恺。本标准市卫牛部委托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解释。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总则。本标准适用于临床与基础医学实验室进行酶活性浓度的测定,也可作为与酶活性浓度检验有关的仪器和试剂生产企业、有关评价单位及质量管理部门

2、的标准。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最适条件optimumconditions在所选择温度下能使酶反应的催化活性达到最大所需的条件。主要与下述一些因素有关:(1)如底物、辅因子、活化剂、缓冲液和变构剂种类和浓度;(2)指示酶和辅助酶的种类和浓度;(3)反应混合液的pH和离子强度;⑷其他可变因素,如己知抑制剂的去除。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使最终测定系统达到最大的测定重复性,可考虑对最适条件进行适当修改。2.2血清(血浆)中酶enzymeinserumorplasma存在于血清(血浆)中的酶。应避免使用“血清酶”这种术语,因为易误解为血

3、清(血浆)特定产生的酶,如血清(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能称为血清(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3连续监测法continuousmonitoringmethod根据连续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多点数据来求岀酶活性浓度的方法。以“连续监测法”代替“动态法”,避免使用“动态法”这一术语。2.4如发反应primaryreaction指示反应indicatorreaction辅助反应auxiliaryreaction使用酶偶联系统测定一些酶活性浓度时,被测定酶催化的反应称为始发反应;产生被检测物质如NADH的反应

4、称为指示反应,相应的酶称指示酶;有些测定体系中,在始发反应和指示反应之间往往还需耍添加一定的酶反应将其偶联起来,此反应称为辅助反应,催化此反应的酶称辅助酶。催化始发反应的酶来源于血清或其他生物物质,指示酶和辅助酶作为反应系统中的试剂。2.5酶催化活性单位unitofcatalyticactivity2.5.1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unit国际生化协会酶学委员会推荐使用国际单位,即在规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一微摩尔(piol)底物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TU)olTU=l^mol•・min-o目前常将TU简写为U。2.5.2卡特

5、单位katalunit在规定条件下,每秒钟催化转化一摩尔底物的酶量。lkatal二lmol・s」。酶催化活性单位常用katal表示,其对血清中酶量而言显然过大,故常用单位为pkatal或nkatol。1katal=60X10f,l',lU=ltmol•min-1=16.67nmol・s」=16.67nkatal«2.6酶催化活性浓度catalyticactivityconcentration利用酶有加速化学反应(催化)的特性,通过测定被加速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据此來推算出酶含量的高低。常用单位仃xmol-min-1)來表示酶量的多少,

6、并计算出浓度即一定体积标本中的酶活性。这种浓度的确切名称是“酶的催化活性浓度”或简称为“酶活性浓度”。本标准中酶活性浓度所指的体积不是测定系统,而是指血清(血浆)标本的体积,如常用的血清中酶催化浓度单位U/L,式中L(升)是指1L血清(血浆)的单位。体积单位推荐用L(升),而不是汕(亳升)。考虑我国目前情况,建议报告血清中酶活性浓度同时以两种单位值(U/L,katal/L)并列或仍暂以U/L表示之。2.7摩尔吸光系数molarabsorptioncoefficient光径为1.00cm时,一定波长的光,通过含吸光物质浓度为l.OOmo

7、l/Lo时的溶液的吸光度。通常以符合£表示。2.8米氏常数Michaelisconstant酶促反应的速度达到最高反应速度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通常以符号Km表示。3.反应温度酶催化的反应速度明显受到测定时温度的影响,在推荐酶的测定方法时首先要指定某一温度为反应温度,并应在酶反应期间保持温度在较小范围内波动。本标准推荐测定酶活性浓度方法的反应温度为37°C,温度上下波动应控制在37±0.1°C,并以此温度所测结果报告,不推荐使用温度校正系数。4.方法选择4.1应尽可能全部采用连续监测法,少用或不用固定时间法。不论用什么方法,重要的是必须

8、弄清随时间迁移,酶反应进程曲线的实际情况。4.2酶反应进行曲线的一般情况常为:反应一开始速度比较慢,经过一段时间(延滞期)后反应速度加快并达到一个反应速度稳定的阶段,即线性反应期。而后由于种种因素,如底物因酶反应消耗而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