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技术在生物靶向治疗中应用

介入放射技术在生物靶向治疗中应用

ID:44031163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介入放射技术在生物靶向治疗中应用_第1页
介入放射技术在生物靶向治疗中应用_第2页
介入放射技术在生物靶向治疗中应用_第3页
介入放射技术在生物靶向治疗中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介入放射技术在生物靶向治疗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介入放射技术在生物靶向治疗中应用【摘要】介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模式,为一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契机。随着新世纪生物治疗时代的来临,也为介入医学展示了更为宽阔的用武之地。有高度靶向性的介入技术与靶向输送的生物技术的良好结合,具有创伤小、效率高、治疗效果强、系统不良反应相对小的优势。目前各种生物治疗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应该抓住机遇,拓宽介入放射学的领域。❷【关键词】生物靶向治疗;介入技术;机遇利用血管介入技术,对肿瘤、血管疾病等进行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从一定的高度上说,介入技术改变传统的治疗模式,它的出现,为一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契机。而随着新世纪生物治疗时代的来临,

2、也为介入医学展示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现阶段的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基因治疗、生物因子治疗、细胞移植治疗等。❷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基因治疗已从理论概念和动物实验阶段逐渐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成为现代医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1]。基因导入是体内基因治疗的关键一环。在探索高效及靶向性转导载体的同时,介入技术,如经皮穿刺、经导管血管内注射技术或肿瘤局部注射,可以用相对简便易行的操作,以微创效果将治疗基因定向施放,使基因转染最大程度地达到靶器官组织细胞,最大限度地减少载体随血流流入远端部位,以减轻系统性不良反应,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❷多种生物大分子,包

3、括各种细胞因子、肿瘤抗体或疫苗、重组蛋白等生物免疫药物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血管性疾病(缺血或损伤)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及血管再生,也逐渐从起初的全身给药发展成为全身和局部多种途径给药,通过介入技术,达到更好的疗效。❷细胞移植治疗,由于干细胞理论与技术日趋成熟而受到空前的关注[2]。而细胞移植主要是建立在局部输注技术上。外科进行细胞移植虽然可以准确投放,但创伤大,重复性差,不可控因素多。介入技术可以通过局部注入或血管内导入,弥补外科手术的缺陷,同样进行准确投放,将细胞输注到靶器官组织,达到治疗效果。尤其在难以外科手术的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介入干

4、细胞移植治疗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并取得一些令人振奋的结果。❷另外,放射性核素药物治疗甲状腺疾病以及转移性肿瘤等,传统上也以全身给药为主。但对某些实体肿瘤及血管再狭窄等疾病,现今有研究采用放射性粒子局部肿瘤注射,或将粒子嵌于支架等载体之上局部治疗,也取得良好的疗效。还有一些靶向性材料的研究,包括磁性靶向聚合物、抗原一抗体偶联物等,都需要介入技术配合给药以达到较好治疗效禾。V应当指出,上述列举的几种介入治疗的发展方向尚处于研究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疾病形成机制与不同疾病的特性、治疗原理、载体的选择等。然而,介入手段以其创伤小,输送定位准确、局部治疗效果强,系统

5、不良反应相对小,已展示了其巨大的优势和潜力。相信在本世纪,在个性化医疗手段的时代,介入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技术角度而言,近年来出现的大量介入新器材使得介入技术炉火纯清,真正做到了"无孔不入,无所不为”,这些精美的器材和日臻完善的介入技术推动了介入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临床学科参与介入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介入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回顾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历程,笔者从中可以获得重要启迪的是:笔者必须紧密地与临床及基础医学发展相结合,从中汲取先进知识,拓宽介入领域并奠定介入的学科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介入诊疗技术符合现代科学发展观,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6、❷目前各种生物治疗技术正在蓬勃发展,给介入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用武之地,具有高度靶向性的介入技术与需要靶向输送的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结合点[3]。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分子影像技术则是介入医师的另一重要利器,以分子或细胞为靶目标的生物治疗都需要分子影像技术对其治疗过程进行监测,具有娴熟影像知识的介入医师对切入分子影像技术具有天然的优势[4]。应该呼吁:介入医师必须将包括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各种生物治疗技术作为自己理所当然的领域,责无旁贷地开展这些领域的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❷根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干细胞治疗,心肌缺血的干细胞治疗,内皮祖细胞移植预防动脉损

7、失狭窄,胰岛细胞的标记示踪,经导管经肿瘤供血动脉p53基因等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分子影像学研究,细胞移植研究的基础理论,基因治疗的相关基础,同时,还有临床应用报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了我国在这些研究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进展,相信这些研究必将进一步拓宽介入技术的应用领域,对推动介入放射学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❷参考文献❷[1]刘玉清.介入放射学•回顾、展望、对策.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1061.0[2]梅雀林,李彦豪.介入放射学的.生、发展和未来.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432❷[3]杨建勇.介入放射学:技术还是科学•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

8、39:12•令[4]程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