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儿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ID:44029645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儿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1页
儿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2页
儿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3页
儿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一、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适用对彖第一诊断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7年屮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屮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常见证候: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胃积热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患儿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疗程时间为W60天/

2、疗程。(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的患儿。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3•患儿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时,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大便常规(4)血微量元素测定1.可选择的检查项日: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免疫球蛋口(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唾液分泌型IgA(slgA)及鼻、

3、胸部X线检查等。(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肺脾气虚证:补益肺脾。(2)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3)肺胃积热证:清宣肺胃。2.其他疗法(1)捏脊疗法。(2)中药穴位注射。(九)完成路径标准1.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病情符合同年龄组正常标准。2.异常的免疫功能、血微量元素等得到改善。(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在治疗期内,患儿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因病情需要,针对性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相应治疗时间超过10天者,退出本路径。2.治疗期间患儿出现其他意外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时,退出本路径。3.因患儿及家屈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

4、床路径门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cm(脱鞋)体重:_Kg门诊号:进入路径时间:—年_月_日完成路径时间:—年—月—日标准疗程时间W60天实际治疗时间:天间时-)年第/(XH)月汁年〔0)月60年吩主要诊疗工作B餵J勰<翩项□□□□案项您、>1杳敲划检“计教常情访宣异病随康查据定健复根制□□口案□访rei:因原有n无□L2・•因原□无□L2:因原有□无□L9^医师签名治疗后随访1〜6月情况间时日抹年后治/

5、□抽天天天吸九木程炎程m呼翦病影病摞4呼次會次炎矢访上一气肺D随况□□口癖天天天皿蟲&輝月瞅平妇平平6呼次管次炎次访上一气一肺随况□□□1FJL情异录病变记无□L2:因原有□无□L2.无□L2.医师签名治疗后随访7〜12月情况时间年月曰(治后8个月)年月曰(治后10个月)年月tl(治后12个月)主要工作□完成随访记录□完成随访记录□完成随访记录□评定疗效疾病改善情况随访8月内呼吸道感染情况□上呼吸道感染次平均病程天□气管支气管炎次平均病程天□肺炎次平均病程天随访10月内呼吸道感染情况□上呼吸道感染次平均病程天□气管支气管炎次平均病程天□肺炎次平均病程天随访12月内呼吸道感染情况□上

6、呼吸道感染次平均病程天□气管支气管炎次平均病程天□肺炎次平均病程天小医证候改善情况1□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医师签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