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钓鱼的启示》到德育策略

从《钓鱼的启示》到德育策略

ID:44028647

大小:21.6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从《钓鱼的启示》到德育策略_第1页
从《钓鱼的启示》到德育策略_第2页
从《钓鱼的启示》到德育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钓鱼的启示》到德育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钓鱼的启示》到德育的策略主题词:关注教育接受“三有”策略主要内容:立足新课程理念,对课文《钓鱼的启示》作另面的分析,提出“有时候孩子接受教育是艰难的”这一观点;进而探究关注“接受”之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指出:关注和化解接受教育的艰难,是促进教育和谐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课文《钓鱼的启示》,叙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在34年前一个鲂鱼捕捞开放日的前夜,“我”钓到一条大鲂鱼。欣喜若狂之际,父亲却强迫“我”将鱼放回湖中。由此,“我”获得了终生的启示:如果受教育者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

2、能获得实践道德的勇气与力量。然而,课文从“我”等鱼上钩的焦急、犬鱼上钩的喜悦,到父亲坚逼放鱼时“我”不理解的急切、争辩、哭泣与乞求,以至于34年后仍说自己当年是个“沮丧的孩子”……字里行间无不袒露出“我”“放鱼回湖”的不愿与无奈!不难看出:孩子们在接受教育时,可能面临艰难的抉择。很多时候,我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创设特定情境等方式,使孩子如此乐于接受教育。然而,当正确的教育与孩子美好的愿望背道而驰时,孩子却显示出对教育的困惑和反感。一部分孩子在梦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斗争中勉强接受,一部分孩子琵琶反弹,拒绝接受教

3、育,甚至强烈对抗,让施教者蒙受难堪与尴尬。施教者如何不感到气愤明明我教的是正确的,他却不愿接受,这不是不明事理吗?胳膊怎拧得过大腿?!自然采取强制的手段迫使他们接受。可是,这样做往往扼杀了孩子的活性,导致孩子心灵扭曲,甚至让他们奔走极端!作为塑造灵魂的教育,我们怎能不关注孩子成长正义与毅力的“艰难”呢?作为关爱生命的教育,我们有办法帮助孩子渡过接受教育的“难关”吗?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身上出现的这种“接受的艰难”,是因为他们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克服这种障碍,教育者要讲究“有理”、“有利”

4、、“有节”的“三有”教育策略。1、在孩子因身心因素自然形成的心理障碍时,坚持原则做到有理。由于孩子知识经验的局限,对某些要求或行为规范没有理解或发生误解,或者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不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实际需要和兴趣,孩子拒绝接受。这时,你一定不要发脾气,应该尽量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认识,让他们明白道理或事理,牢记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提醒自己:他只是个孩子!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讲伤心的话;也不要因为看到孩子可怜,就放弃坚持原则,使教育的努力前功尽弃。课文中,作者的父亲就是通过平静的不容置辩的语气、明朗的不可商量的语意来

5、实施教育的,切实做到了有理:帮助孩子实现道德意识的成长,共同实践“钓鱼规定”的道德约束。y[=

6、2、孩子受到教育环境影响而形成心理障碍时,善于选择做到有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环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左右着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一方面,普遍存在的社会不良现象一旦被接受和认可,孩子就会因从众心理或不明是非而盲从,形成不易刺破的教育“隔热层”;另一方面,不良诱惑是使孩子误入歧途的导因和催化剂。“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选择好的环境,远离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诱惑”,是其成才的必要条件。如

7、果孩子已经受到影响,应尽早隔离;如果已经因诱上瘾,我们还不知道,那孩子完了;如果知道了,我们就应该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因势利导,甚至巧设妙局,使其明白其中的危害。这时,我们在选择教育的环境时,要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选择教育方式或手段时,应有利于孩子明白厉害和诱发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因素。3、在教育方式措施不当造成其心理障碍时,及时纠正做到有节。(1)教育者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不考虑“童心”、“童趣”,不理解他们的想法,甚至不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这时,你千万要注意问题的处理方式,节制自己,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机会,耐

8、心地听取他们的心声。孩子的语言是高度情感化的,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你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语言。如果孩子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就希望别人倾听他们内心的倾诉。他们只有在情感得到安慰时,心理才会平衡。慈爱就是一种温柔、心平气和的沟通方式。用充满慈爱的话要求他们怎样做,用孩子理解的方式给他们解说疑点,他们就容易接受。(2)孩子感到师长看待处理问题粗暴或不公正。这时,你无论是赞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都一定要就事论事、恰如其分、公正不偏袒,不要说得太多。往往因为老师或父母一厢情愿的老调常谈,使

9、孩子默不作声;你唠叨完了,他毫无反应,甚至反感。有时本来一些很有意义的家庭成员谈话,往往因为家长草率的评论、偏激的指责而中止,使得双方都不愉快。要鼓起孩子说出心理话的勇气,你就要尽力避免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快或扫兴的言行,以消除孩子的心理顾虑,打开感情交流的大门,密切双方心灵的接触。“有理”、“有利”、和“有节”三原则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然在面对具体的教育问题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同时做到“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