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咼脂血症的思路【摘要】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应用,结合现代医学实验研究和临床体会,提出辨证辨病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具有重耍的临床指导意义。【关键词】辨证论治高脂血症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索。根据2002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我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多达1.6亿。因此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如何结合现代医学,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高血脂症的独特优势,将成为研究心脑血
2、管疾病的重要课题。现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思路总结如下。1把握屮医病因病机辨证用药是屮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1.1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浊”“血淤”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过食肥甘、年老体衰、缺乏运动、情志所伤,从而引起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使津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发生障碍,致膏脂淤积所致。因此,高脂血症实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其临床可表现为头晕、目眩、胸闷、嗜睡、气短、体倦乏力、肢或指麻、舌质暗淡或有淤点、苔口腻、脉弦滑等。1.2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报道,根据
3、中医辨证论治采用补肾降脂法、活血化淤法、健脾消痰法、疏肝利胆法、通腑泄浊法等治疗高血脂症均取得满意疗效。莫莉莉等[1]研究提示二至丸不但对高脂血症家兔有降脂作用,并能降低血浆黏度,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LPO)o李恩庆等[2]用补肾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55例,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TC,TG,LDL水平明显降低(P<O.05),而ApoA,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APoB治疗前后基木无变化(P>0.05);对照组TC,TG,LDL水平明
4、显降低(P<0.05),ApoA,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APoB基本无变化(P>0.05)o金氏[3]用活血祛淤剂降脂通脉冲剂对106例高黏、高脂血症进行治疗,观察高切、低切、屮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脂3项(TC,TG,HDL-C)的变化,结果无论在改变血液流变学还是降低TC和提高IIDL-C方面,疗效都非常显著。谭嫗娜等[4]用健脾利湿、化痰祛淤法治疗高脂血症40例,治疗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5%,91.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显效率治疗组为75.0
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o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钱新红[5]用疏肝清脂颗粒治疗血脂异常的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甘油激酶法测定TG,氧化酶法测定TC,化学修饰酶法测定HDL-C,选择性溶解法测定LDL-C,双抗体夹心法(免疫方法)测定Ox-LDL,结果高剂量疏肝清脂颗粒可明显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同西药对照组(辛伐他汀)对比疗效相当。杨兰[6]运用清泄通
6、腑降浊法自拟中药方(大黄、厚朴、枳实、何首乌、山楂、草决明)治疗高脂血症38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2.1%,血清总胆固醇(TC)平均下降22.6%,血清甘油三酯平均下降36.8%o此外,还有滋阴养血法、消食导滞法或是以上几种方法合用,均取得良好疗效。1.3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中医药辨证的依据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是指人体内的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儿种脂质高于正常范围,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二者兼有。脂肪的吸收、代谢、排泄不是单靠一个器官、一种转化就能完成的简单化学过程,它涉及肝、胆、小肠、
7、肾等多个器官与多种激素、载脂蛋白、酶类等共同协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研究证明,血脂升高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有关。而肾虚的本质之一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老化。临床报道老年高脂血症、妇女绝经后高脂血症运用补肾法疗效明显也可证明这一点。补肾[7]能提高体内环磷酸腺昔(cAMP),而cAMPA的增加可通过抑制肝内羟甲基戊二酰基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TC合成减少。高脂血症往往伴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出现高黏血症。如陈可冀[8]认为,淤血可分为无形之淤与有形之淤,高脂血症当属后者,其虽
8、无血栓,结块之类阻碍血流,但可使血液流变学改变。肝脏乂是脂质代谢(合成、分解、转化)的场所。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的结果,大部分进入肝肠循环。疏肝利胆如大柴胡汤[9]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促进脂肪在肝内的氧化。清热通便法能促进肠道蠕动,引起轻泻,可以促进肠道脂类的排出,抑制外源性脂类的吸收。因此,针对高脂血症虚实夹朵、本虚标实的特点,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