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

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

ID:44006508

大小:40.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_第1页
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_第2页
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_第3页
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_第4页
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柴胡汤在儿科诸病中临床应用体会【关键词】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❷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15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436-02小柴胡汤来自《伤寒论》,古往今来都是中医临床应用很多的名方。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调理枢机的功效。我在多年的儿科临床工作中,多次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各种儿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❷1.外感发热❷病案举例:患儿女,5岁,2009年5月15日初诊。发热,恶寒,体温39.6度,鼻塞,流浊涕,咽喉红肿,咳嗽剧烈,痰少,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数。麻杏石甘汤治疗无效。❷治法:扶正祛

2、邪,散邪清里。❷处方:柴胡8g、黄苓8g、半夏6g、丹皮6g、梔子6g、金银花8g、连翘8g、牛夢子6g、板蓝根8g、蝉蜕5g、甘草3g,加水煎三次,取汁lOOmL.l日数次服,1日1剂。❷服2剂后则热退身凉,上方加宣肺之品,再服2剂痊愈。按:不少医者不辨寒热表里虚实,不因势利导祛邪为先,动辄使用石膏、桅子、大黄、板兰根等寒凉药以退热。此类药寒凉太过,小儿体弱,不耐寒凉攻伐,正气先伤,邪气内陷于半表半里之间。仲景立小柴胡汤,用以和解少阳之邪,专为邪在半表半里而设。❷又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机体反应灵敏,加之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感受六气之邪,最易化火伤阴,且传变迅速,往往表邪未罢里热已

3、炽,卫气同病,营卫合邪;邪气未去,正气已伤,虚实互见。治疗如单纯解表则里热易炽,单纯清里则表邪不去,单纯祛邪则正气易伤,单纯扶正则邪气尚盛,故治当表里双解、扶正祛邪。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扶正祛邪,用之常收到满意的效果。❷1.胎黄❷病案举例:刘某,男,26天,2008年8月16日就诊。生后2天出现黄疸,目黄、肤黄,不欲乳食,便澹,舌淡苔黄腻。家属未重视,黄疸至今未退。❷辩证:胎湿内阻。❷治法:疏肝理气,通利枢机。❷处方:柴胡9g、黄苓6g、姜半夏3g、党参6g、茵陈5g、大枣6枚、炙甘草5g、炮姜3g,服3剂,每日一剂。❷二诊:肤黄已退,目黄渐淡,大便次数减少。原方炮姜改干姜,加炒白术10g

4、,再服3剂。❷三诊:黄疸消退,纳和便调。❷按:小儿胎黄往往为少阳枢机不利,湿热内阻所致。治疗当以和解少阳,调理枢机为法。方中柴胡疏肝理气,黄苓清热燥湿,生姜改炮姜,温经化湿,加茵陈清热利湿。本例重用柴胡,以疏肝理气使湿热得到外泄,使湿祛黄退。二诊加白术健脾化湿,配党参、干姜、甘草调补脾胃,阳气振奋,阴湿不生。黄疸病因在湿,湿祛则黄退,湿祛黄退后尚需调补脾胃,以促进后天生化之源。❷1.小儿厌食症❷病案举例:张某某,男,5岁,2008年3月19日就诊。家长诉其子半年来不喜吃饭,平时零食也不多,性情较暴躁。四诊见:患儿面色黑瘦,精神可,二便调,多动,舌淡苔薄白,脉弦。❷辩证:肝胃不和。❷治法:

5、疏肝和胃。❷处方:小柴胡汤加味:柴胡6g、黄苓6g、半夏4g、党参6g.生姜3g、神曲6g、谷芽6g、炙甘草3g、大枣3枚,服3剂,水煎服。❷3月22日二诊,患儿服3剂后,饮食略增,但不明显,效不更方,继服6齐!]。3个月后复诊说:小儿饮食大增,面色红润,身体健壮,随访至今病未复发。❷按:小儿厌食症,临床多辩为是脾失健运,胃不受纳,或是湿阻中焦。治病必求于本,笔者从小儿“生机蓬勃”、“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入手,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探本溯源,认为小柴胡汤不仅是和解剂的代表,而且该方具有顺应生发之机,疏肝和胃,运枢健脾之能,此功能正好顺应小儿的生理特点。此类患儿往往有性情暴躁之

6、表现,所以投小柴胡汤以疏肝和胃,运枢健脾,肝平脾健胃和,饮食自增。❷1.眩晕❷病案举例:纪某某,男,12岁,2007年11月15日诊。头晕一年。脑彩超检查提示:脑动脉痉挛,西医诊断为脑血管痉挛。平素纳谷不香,恶心欲呕,易生气发怒,注意力不集中,大便每3天一次,成形,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❷辩证:肝气郁结,枢机不利,清阳不升,浊阴不降。❷治法:宜调和枢机,升清降浊。❷处方:柴胡15g、党参15,黄苓10g.姜半夏10g.白芍10g.大枣10枚、生麦芽10g.炙甘草9g、生姜2片,7剂。二诊:头晕好转,呕恶消失,胃纳渐香,上方继续服1个月,头晕消失。继予上方合补中益气汤巩固前效。❷按:方用

7、柴胡疏肝气,升举清阳;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健脾运不燥,滋胃阴而不湿;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配黄苓清胃止呕;大枣补中益气,安神养血,配党参补中益气,增加食欲,促进药力吸收,提髙滋补功效;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配白芍缓急止痛。本例重用柴胡、党参、炙甘草益气升清,清升浊降,加白芍、生麦芽平柔肝气。全方共奏调和枢机,升清降浊之功。❷2.痒腮❷病案举例:孙某,7岁,209年5月8月初诊。两耳下漫肿疼痛,皮色如常,咽红,纳谷不香,时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