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报告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报告摘耍: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5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4例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了传统的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中住院时间(10.2±1.3)d,临床手术时间,(58.6±3,8)min,平均出血量(62.9±5.4)mL,手术后功能锻炼时间(13.8±4.8)d,对照组中相应为(19.6±4・l)d,(98.2±10.4)min,(204.5±5.4)mL和(
2、23・4±6.8)do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1年后复查评分观察组优良率为91.2%,对照组74.2%,差异显著,P〈0.05o结论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少愈合恢复优良率高,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四肢骨折;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是骨外科的一种常见病,撞击和交通事故极易造成以肢骨折。传统治疗四肢骨折的手术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剥离软骨组织和骨膜,易损伤穿支动脉使局部骨膜和髓腔内血供减少,使骨愈合效率降低。随着医学生物力学的发展,微创接骨板技术(minimallyin-vasiveplateosteos
3、ynthesis,MIPO)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疾病。这种技术的应用极大限度的保留骨折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骨科自2010年9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4例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病患为观察组,31例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为对照组,疗效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恢复效果较优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骨科自2010年9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5例四肢骨折病患为研究对象,年龄26~69岁,平均39.8岁。其中男性39例,女性26例。观察组34例患者共有39处骨折,其中,肱骨骨折为9例,胫骨近端为1
4、5例,股骨远端骨折5例,前臂尺骨骨折为7例;橈骨骨折为3例,对照组31例,有35处骨折,肱骨骨折为11,例胫骨近端为9例,股骨远端骨折4例,前臂尺骨骨折为7例;桃骨骨折为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臂部前外侧纵行切口,以骨折为中心切开10~12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沿肱二、三头肌间隙分开,向两侧牵引,露出骨折段。清除软骨组织及淤血用持骨器进行解剖复位剥离骨膜,植入并固定钢板,止血清理伤口最后进行缝合并屈肘系于胸前。1.2.2观察组根据临床诊断选择全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切开骨折处复位,经内固定手术行胫骨骨折切來复位
5、,分离骨膜和骨膜外深筋膜,经同…切口逆行植入远端解剖钢板,远近两端用螺钉固定。L3手术后疗效评价①优:12w骨折愈合,无痛感,肩、肘活动自如;②良:16v骨折愈合,吋有痛感,肩、肘活动度丧失〈10%;③可:骨折愈合延迟,关节丧失活动度10%^30%,关节活动有痛感;④差:骨不愈合,关节活动度丧失>30%并伴随持续性疼痛。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2结果2.1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指标比较采用微创接骨板治疗的观察组在术中住院时间、临床手术时
6、间、平均出血量及手术后功能锻炼时间统计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种手术方法预后比较与对照组和比,采用微创接骨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1年的关节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P<0.05),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3讨论随着高能量意外创伤的增多,四肢骨折患者也随之增加。传统内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弊端也愈发凸显,生物力学的不断革新使微创接骨板技术极大程度的应用于临床。锁定加压钢板和微创稳定系统钢板的螺钉可以与孔钉锁定,在不压迫的条件下使钢板与骨面紧贴,极大程度的减少对骨血运的破坏,提高了术后愈合率[2]。微创接骨板技术
7、的核心理念是避免直接暴露骨折处,以小切口在皮下建立组织隧道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处的骨膜和软骨组织,提高术后愈合[3]o微创接骨板技术将钢板用螺丝钉固定,稳定性好不会对骨膜和骨骼造成伤害,提高了骨折的愈合程度,减少了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通过本研究发现,治疗组的预后优良率为91.2%,对照组的为74.2%,预后比较结果(P<0.05),差异显著。综上所述,运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效果较好,术后恢复的优良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意义。参考文献:[1]邹菁,武明鑫•应用MIPP0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2)・[2]李传思.MI
8、PP0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