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案例剖析

将心比心案例剖析

ID:44004396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将心比心案例剖析_第1页
将心比心案例剖析_第2页
将心比心案例剖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将心比心案例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将心比心》教学案例剖析旺草镇群丰小学:罗进[案例背景]记叙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类文章在教学时只要能够把握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教学起來就八九不离十,但其中有一种较特殊,那就是夹叙夹议类的记叙文,这类记叙文,作者往往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而这也往往是课文的重难点,多数教师都觉得不好教。那么,在教学这类记叙文时,如何才能突破这一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在这学期我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屮,我执教一篇名为《将心比心》的课文时,一次“无心插柳”的尝试,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过程]《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课,是一篇略读

2、课文。课文的难点是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真正理解什么是“将心比心”,怎样做到“将心比心”。以下是这课的教学片段:(平时的教学屮,学生不爱举手,前面部份的教学,学生举手发言寥寥无儿,一齐回答问题,效果一般,)教师让学生读最后一个白然段,并提出问题:读后想一想,议一议,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自然段的?我这时便估计这节课也差不多该下课了,得抓紧时间收尾,并希望有一两个同学举手冋答,当我说,谁先来说一说你的理解时,班上无一个人举手,而我便用我事先准备好的例子引导了一卜•,(说实话,我自C也很满意自C的表悄及语言),然后我再让学生举手说说自C的理解,就在那一瞬间,坐在最后排的一名成绩在班上倒五

3、之列的学生举了一下手,严格说起来,他不是举手,他只是把右手稍稍地向上动了一下,述不及下额的高度就又快速地缩了冋去,并环顾左右,看有没有其他同学举手。幸好我正盯着那个方向看,这才看了个清楚,我便请同学们给他以热烈的掌声,他试了好几次,好不容易站了起来,i个男生脸色竟有些烘红,愣了一会儿,他小声地说:“我只是一一只是——希望——我做课间操;冋来的时候,我把哪个同学的脚踩了一脚,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他说的话都有点不大通顺了,声音又小,还好,其他同学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们才听了个大概,不料,另一位男生不举手便直到接站了起来,并说:“其实我知道你只是想早点回到教室,才不小心踩了踩到我,你也别

4、太放在心在,这也没什么大不了”。两位同学的对话,让我突然想到,我为什么不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来说一说呢,在学校里,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磕磕碰碰准不少,这样他们要说的可多了,这对于理解“将心比心”不是很好吗?既能解决教学难题,乂能培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这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就从最近班上发生的不愉快的事问起,不料这一问,学生举手成片,发言不绝,并互相说对不起,他们用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将心比心”,怎样去做到“将心比心”,这一-段他们算是理解透彻了,而我却也乐于做一个旁观者,为了不扫学生的兴头,我硬着头皮用了四十八分钟才极不

5、情愿地结束这一节课。[案例反思]上述教学片段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只有深领会这句话含义,并实践于教学,才能真正搞好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节课的教学“精彩片段”,好似解开了我心中不少的对于教学的迷惑。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对教学的看法。一、备课与实际上课不一定完全一样。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每一节课Z前,无论是平时上课也好,上教研课、汇报课也好,在课前总是精心设计好了教学过程,每个个环节我们都做了充分的考虑,如何导入、如何解决生字词、如何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中心思想、如何渗透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等等,经过一番整理之后,我们便定下了这一节课的教学

6、设计,但我们却忽略了一点,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工厂里的机器,一按开关程序化地工作儿个小时,直到我们关掉电源为止,我们耍充分尊重他们,了解他们,我们便能体会到在课堂上他们的一举一动是我们所无法设计的,尤其是他们对课文提出的质疑、他们自C对课文的理解,当然,我们可以用教师那高贵的身份让学生“上课要专心,不要说一些和本课无关的话题”或者口认为巧妙地用“你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等方式避开,遇到突发的情况,教师也要有处理的能力,但不要认为一定要让学生跟着你的设计走,且半点不能偏离,更不要认为“我”的设计才是“正确轨道”,如果此时让学生半点不能“偏离”,很难想象以后我们所教的学生们是

7、怎样在这个社会上“偏离”地存在。这正如“世界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所说:“想想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想想我们是如何一天天变得平庸的。如果教育只是像用模具来塑造各种标准样式的人,教导人们去寻求安全感,成为重要人物,或是早日过上舒服日子,那么,教育只有助长了这个世界的不幸与毁灭;”学生“活”起来是好事,这就好比放风筝,学生就好比是风筝一样,我们老师要紧紧拽紧那根风筝线,以便控制他更好地在天上飞,飞多高,飞多远由我们控制,当然不能断线,这个“放风筝”的能力是我们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如果这个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