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03313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寒瘀型原发性痛经应用痛经宁治疗的临床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寒瘀型原发性痛经应用痛经宁治疗的临床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寒瘀型原发性痛经应用痛经宁治疗的功效。方法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木科收治的寒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8例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消炎痛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痛经宁加减根据月经周期治疗,疗程为4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5.9%,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应用痛经宁治疗寒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的优点,疗效优于
2、常规的西药治疗效果,应用前景广泛。【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瘀型;痛经宁初潮后不久的未婚少女以及已婚未孕的青年妇女的痛经常见为寒瘀型原发性痛经,其发生比例约占痛经的50%[1]。西药治疗尽管短期效果尚可、但是缺乏远期效果。辽宁省建平县康复医院中医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应用痛经宁治疗寒瘀型原发性痛经,获得满意的远期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以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科收治的寒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寒瘀型原发性痛经符合《中约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诊断标准和辨证
3、分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中年龄14〜27岁,平均年龄(19.6土&5)岁;病程2~36个月,平均病程(17.8±7.6)个月。试验组中年龄16〜29岁,平均年龄(20.1±8・9)岁;病程3~33个月,平均病程(16・6±7.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o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消炎痛片、25mg/次、3次/d、服夯时间为月经周期前1d至经期结束。试验组患者应用痛经宁加减进行治疗,基本方剂组成:牛蒲黄、没药、当归、川莒、小茴香、肉桂、吴茱萸、桂枝
4、、血竭、炮姜、生姜,水煎服150ml,2次/d;服药时间为经前1周至经期第3R;月经〒净后方中去除血竭、没药和炮姜,加用丹参,服药2周停用。待下个月经周期重复服用,连服4个月经周期。1.3疗效评价标准[3]①治愈:痛经消失、而且四个月经周期未再出现痛经;②好转:痛经消失或者减轻、但于四个月经周期再次出现痛经;③无效:痛经无好转或者加重。总有效率二(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X100%。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间的比较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
5、学意义。2结果经过4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愈14例、好转27例、无效13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9%;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治愈19例、好转33例、无效2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0两组比较差界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寒凝、气滞和血瘀是原发性痛经常见的病机,尤其以寒凝气滞为最常见的证型[4]。因此温通化的治法瘀为木证型的主耍治则。木组方剂中作为君药的肉桂温经助阳、止痛散寒,桂枝通血脉温经洛。作为臣药的没药和血竭具有温中止痛之功效、吴茱萸具有强脾健胃、温养冲任之功效。作为佐药的生蒲黄化瘀破血、川茸
6、行滞活血、当归和血养血、小茴香行气温中,兼具止痛之功效;炮姜摄血温经。作为使药的牛姜具有引经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瘀、止痛之功效。随着月经周期发作的原发性痛经与机体的冲任气血改变相关。优于经前期和经期阳气虚弱、气血下注,故应行温阳活血、祛瘀止痛;经后期虽然经水外泄、冲任二脉暂通,但续服可以通调血脉、温煦经脉,有助于通畅下次的月经。研究表明[5],屮医的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的原则在寒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周期性治疗中得到体现,能够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木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应用痛经宁治疗寒凝
7、型原发性痛经具有显著的远期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应用痛经宁治疗寒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的优点,疗效优于常规的西药治疗效果,应用前景广泛。参考文献[1]王鹭霞,仇华,吴小云,等•调冲止痛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光明中医,2011,26(10):2016-2018.[2]王秀霞,梁玲,薛会灵,等•近5年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进展•环球中医药,2012,5(2):157-160.[3]黄城,黄维益•黄氏痛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42例•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0):728.[4]李军•痛经宁加减治疗痛
8、经56例•现代中医药,2011,31(6):20-21.[5]罗晶•痛经方丿制期性治疗寒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1):57-5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