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02554
大小:27.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对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摘要:高中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高中体育教学也应做出相应的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新课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髙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最大发展。一、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与之相对应的教材内容为依据。当前我们的体育教学主要由体操、球类、田径、健美、传统体育、新兴体育、保健
2、原理等内容组成。根据学习特点的不同,体育学习又可以分为陈述性、策略性和操作性内容。陈述性内容主要包括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操作性内容主要学习如何操作和演示各项技术动作,策略性内容则主要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陈述性内容的学习相对简单,只需要进行听讲、阅读和记忆,无需深究,学生通过自学即可掌握;操作性和策略性内容只靠教师讲解和演示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运动学研究表明,要想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必须经过切身体验和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在学习操作性内容和策略定内容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在学习一些以练习为主、相对安全和简单的内容时,尽量安排学生进行自学;在学习一些集体项目,需要共同学习或者有
3、相对深度的知识时,尽量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对于那些深度较大,容易产生疑问的内容,则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二、结合学生个体特点,合理选择学习方式高中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已经非常接近成年人。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知识容量更大,涉及范围更广。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习方式的选择时,尽量采用多种方式并存的策略,引导学生使用小组协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进入青春期后,女生的身体发育要比男生早,并且随着年龄不断增大,男女生在身高、肺活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所以,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结合男女生差别,合理选择学习方式。三、立足
4、学生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破除对书本和教师的迷信,引导他们在不断挑战权威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他们意识到一切皆有可能,要勇于质疑,大胆想象,敢于创新。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呢?首先,教师要从意识层面上引导学生敢于进行批判。从各国优秀科学家的实例可以看出,只有敢于挑战权威,破除迷信,大胆质疑,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全新的观点看法,才能获得创造性发现。比如我们可以尝试更新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改进跳远这一项目中的身体姿势等,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这些事例相结合,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其次,教师要从自信心的树立
5、上引导学生勇于批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遇到问题时,让他们先自己进行思考,然后再在同学之间展开考讨论,并在这个辩论思考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随着同学们技能差异的不断缩小,参与挑战的学生更容易取得成功,并树立更强的信心。最后,教师要锻炼学生有勇气去大胆批判。韩愈曾经说过,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老师可以有意为学生创造一些进行批判的机会,比如在讲课时,把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故意讲错,对那些发现并提出错误的学生做出表扬;做动作示范时故意演示错,对那些发现问题的学生做出表扬;在学习一些重、难点问题时,先给出一个观点,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补充或者
6、提出不同意见。学生在向老师挑战时,受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影响,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错误的,这时教师要注意首先对他们敢于挑战的勇气给予表扬,然后再引导他们如何正确质疑,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学生要具备过人的胆识才敢于挑战老师的权威,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材,用批判的眼光去研究教材,科学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当然,在具体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仅是本文所论述的几点,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得法”,还需要我们广大体育老师在今后的高中体育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灵活合理的釆取教学方法和手段,让高中生在体育教学中既得到锻炼,又得到能力发展。参考文献:[1]邓
7、强松.浅析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及安全措施[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11).[2]申广辉•试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新中学体育课教学[J]•教师,2010(3).[3]张景丽•谈体育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0(9).[4]戴成耀•对新课程下新体育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0(25).[5]李忠•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