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问难地探究促进思维的发散》论文

《质疑问难地探究促进思维的发散》论文

ID:43999550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质疑问难地探究促进思维的发散》论文_第1页
《质疑问难地探究促进思维的发散》论文_第2页
《质疑问难地探究促进思维的发散》论文_第3页
《质疑问难地探究促进思维的发散》论文_第4页
《质疑问难地探究促进思维的发散》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疑问难地探究促进思维的发散》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质疑问难地探究促进思维的发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设疑,创设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问,激发他们去思考,诱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敢于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自由探究,同时注意课堂提问的质量及艺术性,敢于摆脱原定思路的束缚,鼓励发散性思维。这种教学素质是当今教育对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之一,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质疑问难,自主探究,促进思维的发散,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情境,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

2、的情境创设得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因此,在教学中及时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显得尤其重要。一堂好课需要设计一定的情节,但要尽可能使情节明快、集中,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对问题作深入有效的研究讨论。例如,在引导学生推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时,一开课我就出示装有红颜色水的圆柱体容器,问:“装在圆柱体容器中的水,怎样出求它的体积?”(没有学生回答,他们好象没想到我会这样问)我再出示一个空的长方体容器,问:“现在有办法了吗?”,这时学生兴趣高极了,几乎全班学生都争着举手发言,学生说:“把圆柱体里的水倒进长方体

3、里,水就变成长方体形状,量出长、宽、高即可算出体积。”这时我因势利导,问:“如果巴水换成圆柱形的橡皮泥呢,如何求体积?”很多学生立即举手:“把它捏成长方体便可求出体积”。我很高兴地表扬:“同学们真聪明!”。接着再问:“如果圆柱体是木头的,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出它的体积吗?”。同学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更高了,自动展开讨论,他们说:“还是可以把它拼成其它形状,就象推导圆面积公式那样”,师问:“如何拼?”让学生拿出学具盒里的双色圆柱来自己拼,很快就拼出了长方体。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圆柱体体积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诞生了!这节课很快地推出了圆

4、柱的体积公式,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都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引导他们创新,教学中情节明快、集中,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究。教师创设的情境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紧紧相连,每一个问题都有思考价值,做到了上课实实在在,不把情境当做装饰品,整节课始终贯穿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己学习的、自由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都体现出了那种充满自信、运筹帷幄、不急不燥、不拘小节的教学素质,这也很好地体现了当今教育对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二、讲究课堂提问的质量及艺术性,促进思维

5、发展。提问要紧紧地牵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那种打“乒乓球”式的你问过去他答过来、太小的问题、没有难度的问题尽量减少。有的教师一节课提问多达四五十次,不到一分钟提问一次,好象体现了启发式教学,但由于问题小、难度低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白白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例如,在教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题目是:扌巴仝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7段长多少米?)时,列式后先问“把6个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厂(生:3个丄即2)再问:“如何写出?”(生:◎三2=口丄)当学生正在认77777为这种方法可行之时,师问:“如果把^要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又应该怎样

6、计算?”(生:色三4=口=?)回答问题时学生发现6三4不能整除,这777时学生发现上面的方法行不通,教师让学生讨论:三2可以看作求。的77丄是多少吗?”(结论是可以的)问:“°的丄如何列式?”(生:--2=-x27277丄=2)师:“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算出9三4=?”学生们很快比较出第二277种方法最可行,从而很自然地得出了计算法则。这样的提问与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不但学会了算法,还理解了算理,得出计算法则就是水到渠成的了。教师提出的问题较大,学生有了思维的空间,就有了相互的争论和补充,达到了培养的目标,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知识有

7、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澈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以旧引新,“创造”新知识,使他们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能动参与的进程,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三、重视思维过程,提倡“一题多解J开拓思路。上课前,老师对一堂课怎么讲,已有了自己的思路,在课堂中往往会把学生往自己的思路上引。如:学生发言还没有说完就不让说了;学生还没回答,老师已有了提示;不符合老师思路的就硬往自己的思路上拉。以上做法都没有做到“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开展教学”。其实,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8、,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思维跳出了老师事先的设计范围,出其不意。如:在引导学生做一道应用题:“加工一批服装,原计划每天加250套,12天可以完成,由于改进工艺,提前2天完成任务,那么提高工效百分之几?”学生的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