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9731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汉赋研究》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赋研究》课程教学大纲HanFustudycurriculumsyllabus总学时:20学分:1.5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汉赋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2、开课学期:第1学期3、适应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秘书学专业等相关专业。4、课程修读条件:普通高屮语文课程5、教学目的:培育屮文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捉高综合文化素质,同时陶情养性,捉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也使已经具备高屮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生,进一步提高传统审美偏好和传统写作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1.了解和学习
2、屮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徳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捉高语文水平,能顺利准确地阅读理解一般文章、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读懂难度适屮的文言文,具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3.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具冇一定的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4.掌握辞赋的初步写作知识和技巧。5.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做到轮廓清晰,主线突出,点而结合,详略得当,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内容纲目及标准:(-)课程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讲赋的名称和起源(2课时)赋作为一种文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宋玉和荀卿都冇以
3、赋名篇的作品。到了汉代,司马相如等人的散体赋被称作赋,屈原的《离骚》等作品也被称作赋。骚体赋直接由楚辞发展而来。散体赋由隐语和战国散文演变而成。第二讲汉代散体赋的兴盛(4课时)枚乘:《七发》是汉代散体赋形成的标志性作品。后代述冇很多赋家,模仿《七发》的形式,称为“七体”。司马相如:代表了散体赋由藩国走向朝廷的历史性转折,同时也奠定了散体赋的体制。自汉武帝至宣帝时期,以《子虚》、《上林》为代表的散体大赋盛极一时。汉赋四大家。第三讲散体赋的发展(2课时)西汉后期至东汉中叶散体大赋:扬雄《蜀都赋》及《甘泉》《羽猎》、《长杨》《河东》四赋;班固《两都赋》;
4、张衡《二京赋》。东汉中期,散体赋的创作出现多元化倾向,其中有娱乐之作,也有颂美和讽谏。第四讲汉代骚体赋(2课时)大一统时代的苦闷:贾谊《吊屈原赋》、《鵬鸟赋》;严忌《哀时命》;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人生的感受和志向:刘歆《遂初赋》;扬雄《太玄赋》、《逐贫赋》;张衡《归田赋》、《思玄赋》。东汉末年的骚体抒情赋:赵壹《刺世嫉邪赋》;蔡邕《述行赋》;骚体抒情赋在散体大赋之外别具一格,魏晋时期,这类抒情之作便兴盛起來,逐渐在赋坛占据了显赫位置。第五讲汉赋的后期演变(4课时)六朝律赋与小赋。唐宋文赋。历代咏物赋。第六讲历代汉赋研究概说(4
5、课时)一、汉赋的文体性质及其范围二、汉赋的渊源及流变三、汉赋的盛衰及其分期、分类四、汉赋的思想文化价值五、汉赋的艺术成就六、汉赋作家作品研究1.作家生平事迹考辨;2.作品真伪分合考辨;3.作品思想内容及文化内涵;4.作品艺术成就及影响。七、汉赋的价值及文学史地位八、汉赋的结集、注释、评点与鉴赏九、跨学科跨文化研究:音乐舞蹈书法民俗制度都城十、汉赋理论与汉赋研究史第七讲辞赋初步写作(8课时)(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汉赋的渊源及流变汉赋四大家。大一统时代的苦闷。人生的感受和志向。六朝律赋。历代咏物赋。汉赋的文体性质及其范围汉赋的思想文化价值汉赋艺术成就及影
6、响。跨学科跨文化研究:音乐舞蹈书法民俗制度都城辞赋初步写作四、课程学时分配序号章节标题学时其中讲授讨论实验上机习题其他第一讲赋的名称和起源22第二讲汉代散体赋的兴盛44第三讲散体赋的发展22第四讲汉代骚体赋22第五讲汉赋的后期演变22第六讲历代汉赋研究概说422第七讲辞赋初步写作844合计24186五、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课程总成绩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开卷考试及写作考查占70%。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书: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龚克昌:《全汉赋评注》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费振刚:《汉赋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版霍旭东:《历代辞赋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张崇琛:《名赋百篇评注》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课程教学标准批准系(院)分管领导制定:马国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