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

ID:43997013

大小:1.46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10-17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_第1页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_第2页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_第3页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_第4页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青岛市立医院麻醉科刘玉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pulmonarycomplications,PPCs)---包括肺不张、肺炎、支气管炎、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率远较心血管并发症(cardiovascularcomplications,CVCs)高,严重影响手术后的康复,增加医务人员的劳动和医疗费用,同时也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麻醉中往往重视非心脏手术CVCs的防治,实际上PPCs的发生率远较CVCs高,且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均较CVCs多,应该引起麻醉医生的高度注意呼吸系统的解剖呼吸系统respirator

2、ysystem---由鼻、咽、喉、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及肺泡等组成。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气道、肺与肺泡组织,胸廓、各种呼吸肌及肺和胸廓的血供、淋巴、神经支配等。气道airtube气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气道。它们的壁内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以保证气流的畅通。上气道---由鼻、咽、喉组成,当空气通过这些器官时,被过滤、湿润和加温或冷却。下气道---由气管、支气管、支气管树及肺泡等组成,根据功能不同,又分为传导气管(气管、支气管树)和呼吸区。气管气管trachea---上起环状软骨平面,续连于喉,经胸廓上口移行于胸部。当头仰俯时,气管可上下移动1.5cm。其上段位置较

3、浅,距皮肤1-2cm,下段较深,距皮肤4cm。气管杈bifurcationoftrachea---气管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此处称为气管杈bifurcationoftrachea,气管杈腔内形成气管隆嵴(隆突)carinaoftrachea,是支气管镜检时的重要标志主支气管principalbronchus主支气管---气管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成人气管平均长10-13cm,直径2.0-2.5cm,由16-20个U型软骨环组成。左主支气管---细长且方向较近水平,长4-5cm,与气管纵轴夹角为40—50o.右主支气管---短粗而比左侧更向下倾斜,长2-3

4、cm,与气管纵轴夹角为20—30o。故插管过伸或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内。三岁内的儿童左右支气管与气管纵轴夹角基本相等,约为55o.支气管树bronchialtree左右支气管经肺门进入肺内反复分支,分别为叶、段、亚段、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肺泡管、肺泡等共约23级。传导气道---终末支气管以上不参与气体交换,为传导气道;呼吸区---呼吸性支气管以下为为呼吸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支气管腺体bronchialglandularorgan气管与支气管---均由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组成。粘膜上皮的杯状细胞---分泌粘液。粘液腺---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粘膜下层,慢性支气管炎时腺泡增

5、多,腺体增大。粘液腺的分泌主要源于直接刺激和迷走神经反射诱发。黏液毯---正常气道分泌物有助于维持气道正常功能,减少气道水分流失,维持纤毛上皮的正常运动,形成黏液毯,通过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对吸入的病原体起抗感染作用。支气管的纤毛bronchialcilium纤毛---从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纤毛细胞上长出,纤毛顶端有5um的黏液毯。黏液向上移动能将颗粒和病原体排除气道。影响纤毛运动的因素---干燥、吸烟、药物、流感病毒、支气管气管炎和支扩。氟烷能通过抑制纤毛运动频率,降低粘液纤毛的清除率。肺lung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分左、右两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膈的上

6、方。上端称肺尖,下端称肺底,内侧称纵隔面,外侧称肋面。右肺三叶,左肺两叶,外被胸膜、叶间裂相隔。右肺较短而宽,左肺窄而长。肺含有大量的空气及弹性纤维,质软而轻,呈海绵状,富有弹性,可浮于水。alveolus肺泡pulmonaryalveoli肺泡---是吸入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的大小不一,单个肺泡的平均直径为0.25mm,人体两肺共有约3亿个肺泡,总面积约70m2。肺泡表面张力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张力pulmonarysurfacetension---是决定肺弹力最主要的因素。肺弹性阻力来自于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内的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主要受肺

7、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在低容量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alveolarsurfactant---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并释放的脂蛋白混合物,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正常人肺泡大小不等,按laplace定律,P=2T/r肺泡越小,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越强。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非常活跃,18-24小时更新一次。它的代谢主要为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而排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与异常与下面因素有关:先天性减少:30周以前的早产儿。任何原因导致肺血流减少:吸入高浓度氧所致的氧中毒。吸入麻醉药如氟烷。长期吸烟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