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87565
大小:95.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0-17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林翅E-mail:LINCHI801@TOM.COM成长博克:25083电话:13976389609一、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概述什么是教学设计;现代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新课程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教学设计的运作程序;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成教学目标对做什么、怎样做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二)、现代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系统理论与方法以学习者为本“为学习而教学-------加涅”最优化的思想科学与艺术的结
2、合(三)、新课程对教学设计的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整体把握教学活动的结构(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学科特点和知识类型设计教学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征辨证认识和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关系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3、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四)现代教学设计的运作程序:分三个阶段:教学设计的分析阶段。设计者对学习背景、学习需求、学习任务、学习者进行分析和把握
4、。教学设计的决策和生成阶段。设计者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传媒以及设计的方式方法做出选择和决定,并创造性地设计出产品,同时考察其可行性。教学设计的评价阶段。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与修订。(五)、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1、何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通常在“单元”或“课”的教学方案中按目标结构的领域来分项陈述。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提示学生怎样学习,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引、操作、调空与测度等功能。2、教学目标
5、如何表述?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分析下列的教学目标符合要求吗?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和写出10个生字。在热胀冷缩实验中,每个实验小组要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填写出实验报告。中等生,至少能够举出3个具体实例,说明分数的3个基本性质。3、教学目标的内容:由分析以上例子得出:1、内容要全面(要突显三维目标)。2、表述要把握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个表现程度。例一: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条件),学生(主体)能复述(行为动词)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并非所有目标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例二在热胀冷缩实验中(条件),每个实验
6、小组(主体)要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行为),填写出实验报告(程度)。二、两种学习类型的教学设计接受学习(传统的授—受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发现学习(问题解决与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一)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设计1、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材料间有可能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2)学习者必须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概念获得的接受模式1、例证的呈现与概念的确认2、有关假设的验证3、思维策略的分析概念获得的蕴含模式1、通读并熟悉材料的基础上确
7、认主要概念2、通过列举正反例证,检验对概念的获得3、概念的评估4、对概念获得策略的反思基于概念扩展的教学设计1、识别关键概念2、概念的排序3、构建概念的层级结构4、陈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5、确定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6、对概念地图的反思(二)基于发现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问题解决教学问题解决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吗?在我们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有没有尝试过问题解决教学?案例一:《地球仪》中的经纬线案例二:怎样最为合算?分析:1、教师通过“问题情境”把学生引进主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