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84436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s―100预防术后粘连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s-100预防术后粘连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屮用S-100放置子宫切口处对术后子宫腹腔粘连的影响。方法:中缝合子宫浆膜层后使用s-ioo放置子宫切口处的病人(实验组)的术后粘连率明显低于术中未使用s-ioo放置子宫切口的病人(对照组)的粘连率(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用S-100对预防术后再粘连,减少子宫腹腔粘连降低术后粘连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关键词】S-100;剖宫产术后粘连率【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4-7484(2013)03-0460-0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巨
2、大儿发生率逐年增加,及社会因素不愿阴道分娩要求剖宫产致剖宫产率有所增加,很多腹部手术都会出现粘连,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肠梗阻、女性不孕。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继发不孕的主要盆腔疾病。我院自2009年以后开始实行剖宫产术中常规使用S-100,与2009年以前行剖宫产的产妇相比较,我科在剖宫产术中使用S-100贴敷于子宫切口缝合处,有效降低了术后粘连率,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1年1月至8月在我科行第二次剖宫产的产妇164例进行观察,年龄24-42岁,其中妊高症29例,合并贫血者13例,胎
3、膜早破者27例,羊水污染者30例。采用随着抽样分两组:实验组(82例):2009年以后行第一次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组(82例):2009年以前行第一次剖宫产术的产妇。两组产妇在年龄、孕产次、疾病差异、羊水量和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剖宫产术是指妊娠28周后,切开腹壁与子宫壁,取出体重1000g以上的胎儿及胎盘。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剖宫产术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l]o实验组:2009年以后行第一次剖宫产术的产妇,剖宫产术中取出胎儿及胎盘后缝合子宫肌层及子宫浆膜层后,将S-100剪
4、成对半二片,准确清点器械,纱布后清理腹腔后检查子宫切口无活动性出血,用丁燥的长锡将剪好的S-100贴置子宫切口处,逐层关闭腹腔至皮肤层。对照组:2009年以前行第一次剖宫产术的产妇行剖宫产术常规清理腹腔后关腹逐层缝合至皮肤层。1.2.2观察指标:分别记录两组产妇行第二次剖宫产术时术中粘连程度及情况,统计术后粘连率。术后腹腔内粘连度评定:1996年Luijendijk[2]按组织学检查,将粘连程度的轻重分成如下:1)疏松结缔组织,细胞丰富;2)结缔组织坚固,细胞少,血管多,少量弹性和平滑肌纤维;3)陈I口的坚实肉芽组织,很少细胞,
5、不易分辨浆膜层。1.3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输入SPSS10.0软件,采用X2检验,再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结果是剖宫产术中放置了S-100对减少术后粘连,明显降低术后粘连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统计学结果显示X2为20.50;P<0.OOlo见表:两组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时术后粘连情况比较:2.讨论术后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临床问题,是导致肠梗阻、不孕、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3]o妇科慢性炎症主要是术后粘连引起的炎症,腹部手术很容易形成肠粘连,预防肠粘连主要是手术过程对腹膜包括浆膜层的保护,如果腹腔内感染严重,污染重,渗出多,浆
6、膜破坏严重,壁腹膜缺损等情况就非常容易形成粘连。术后粘连是盆腔疼痛的原因之一,约20%〜50%慢性盆腔疼痛病例患有盆腔粘连。实际上,每一次经腹手术都可发生浆膜表面轻微直至致密的粘连[4]。S-100可吸收性止血绫(简称S-100)是天然再生纤维素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可溶性可吸收性黏附性多功能材料,再体内水解吸收,最终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S-100为屮性,避免了对神经的化学性损伤造成神经炎。S-100价格实惠在剖宫产术中使用防术后粘连是利用物理屏障作用,将S-100直接贴敷于子宫切口有效将组织之间分隔开,起到空间阻隔的屏障作用,
7、降低相领组织表面发生粘连的倾向;同时対炎症介质和细菌等也起到屏障作用。粘连高发期为术后5-7天,S-100凝胶状保护膜在体内可完整保存7-14X,可使病人安全度过粘连高发期,减少术后因粘连引起的并发症。如何将术后粘连引起的并发症降至到最少甚至无是临床手术医生应该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我们既要考虑这些问题同时努力改进手术技术,也要理解术后粘连的发生机制、预防其发生、发展等方面,也耍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使用辅助剂s-100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而•且价格便宜经济实惠,实验组术中使用了S-100从而降低了术后粘连率,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
8、用。参考文献:[1]曹泽毅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陈文彬诊断学-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李莉芳术后粘连的药物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杂志2003,02.[4]胡碧洪术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