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

ID:43967606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_第1页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_第2页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_第3页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_第4页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四引”策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重视让学生经历“再探究”的过程,课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综观一些探究活动,存在着蜻蜓点水式的现象,探究的不充分、不深入、不扎实是不争的事实,其突出表现为:或只让学生做“操作工”,未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只让学生得到知识的表面,未让其触及知识的内核;或只引领学生“探”知识,未引领学生“悟”思想;或只让学生得到既冇的知识,未引领其自主创新等。因此,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做到四“引”。一、引向自探学生是探究的主人。引导学生探究必须要引导其自主探究,也只有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我们

2、要以所教学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营造宽松的探究环境,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精心设计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放手让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真止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建立过程、数学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过程、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等,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让其以探究者的姿态出现,并在教师科学、适时和恰当的引导下充分进行“再探究”“再发现”。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增强,自探能力就会提高。实践证明:多“逼一逼”学生,多让其“试一试”“跳一跳”,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长一长”。如在教学苏教版“小数乘小数”前,笔者就鼓励学生

3、自己寻找方法计算"0.6X0.2",并说明理由。笔者既没有给出具体的问题情境,也没有提供任何昭示,就是要“逼”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主解决问题,以催生他们的自主意识。结果,学生的自主探究果然给了教师不少惊喜,他们想出了多种不同的算法:①情境法,即编一个用0.6X0.2计算的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6米,宽是0.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0.6米二6分米,0.2米二2分米,6X2二12(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0.12平方米,所以0.6X0.2二0.12;②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如用0.6X10=6,0.2X1

4、0=2,因为6X2=12,所以0.6X0.2=124-100=0.12;或因为0.6X2=1.2,24-10=0.2,所以0.6X0.2=1.2^10=0.12;或0.6X0.2=(0.6X10)X(0.2H-10)=6X0.02=0.12;③画图法,根据小数的意义画出,再把平均分成10份,涂出这样的2份,相当于把“1”平均分成100份,涂出这样的12份,因为0.6X0.2=,=0.12,所以0.6X0.2=0.12(图略)。在展示和交流时,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引领学生聚焦:这些方法有何共同点?学生发现都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5、,都是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他们充分感受到转化的价值,从而学会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潜能,自主探究的信心也逐渐增强。二、引向明理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明道理,注重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新课标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此,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探得知识“是什么”,而且耍探明“为什么”“还可以是什么”“知识间的联系是什么”等,使学生达到实质性的、真正的理解。如在复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时,教材中编排了这样一题:教材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把根数是

6、4的倍数的1米长的木条“围一围、算一算”,借助列表和一一列举逐步感知规律,即当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时,面积最大。但笔者认为,探究不能到此为止,教师还应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一规律?它与以前的知识有何联系?如果木条的根数不是4的倍数还有这个规律吗?从中还能发现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终于探明了原因:以前,在没有围墙时,用同样长的木条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现在“靠一面墙I韦I”,就把原来正方形的一条边用一面墙代替,把节省下来的木条移到对边,并拼接起来,相应地把一条宽向右平移,就围成了一个新的长方形。这个新长方形的长必

7、定是宽的2倍。(如下图)。学生还发现:如果每根木条都是1米,不折断,那么,上题木条的根数必须是4的倍数才行,否则就不是此规律。如果每根木条的长度是任意的,那么只要I韦I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即可。学生既知英然,又知其所以然,不但深刻地理解了规律,而且还产生了新的思考。三、引向悟木引导学生探究需要引导其探寻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新课标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获得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把其作为重要的课程H标而明确地提出来。为此,我们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深化对知识的

8、理解,学会数学地研究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回顾和反思:是用什么方法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