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63917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图分类号】R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3-0037-02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已全身转移,身体状况较差,已失去手术机会,放疗、化疗对控制胸腔积液多不理想,因而预后较差,故能找到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我科2000年9月〜2008年4月用榄香烯乳注射液注入胸腔治疗恶性胸腔积液62例,疗效满意,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共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为癌症,或在胸腔积液中查到癌细胞。入院后经血常规、肝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分为榄香烯
2、乳注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2岁,其中肺癌26例,乳腺癌3例,胃癌2例,淋巴瘤2例;对照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5岁,其中肺癌24例,乳腺癌3例,胃癌1例,淋巴瘤1例。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先行穿刺抽液或胸腔置管,将胸水尽量引流干净。治疗组每次用榄香烯乳注射液300mg/m2体表面积胸腔注射,对照组每次用顺钳40〜6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注入胸腔。两组均于注药后夹管暂停引流12〜24h,嘱患者不断变换体位约2h,使药物能与胸膜各部分均匀接触,lw后复查胸片或B超,对胸水量未减少或增加者再重复给药,起到胸液全部吸收或
3、基本吸收。1.3观察与随访:两组患者均观察临床症状,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注药后的胸片或B超,部分病例观察了胸部CT、心电图、血及胸液癌细胞抗原(CEA)、乳酸脱氢酶(CDH)等指标,两组病例均记录了不良反应,并要求部分患者定期随诊,不少于4叽1.4疗效指标:以胸液消失情况作为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参照WHO对癌性渗液的疗效评定标准[l]:①完全缓解(CR):1次胸腔注药后,积液减少或消失,症状缓解持续加以上,B超示胸膜腔闭合或大部分粘连。②部分缓解(PR):经2次注药,胸水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B超示胸膜腔有纤维分隔、残留液无增长,症状明显改善持续4w以上。③无
4、效(NC):用药后积液根本不能控制或暂吋减少后很快加重。1.5统计学处理:采用秩和检验及t检验。2结果2.1疗效:榄香烯乳组总有效率为78.8%,顺钳组总有效率为65.5%o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榄香烯乳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高于顺钳。见表1。2.2毒副作用:顺钳对照组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较榄香烯乳治疗组多见,榄香烯乳治疗组多出现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能在短期内缓解,见表2o2.3榄香烯乳组治疗前后血液及胸液CEA及LDII变化:见表3。3讨论榄香烯乳抗肿瘤机制:对肿瘤细胞有宜接抑制作用,可阻滞肿瘤细胞从S期进入G2
5、期,抑制其繁殖,并迅速导致其凋亡,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2]。笔者观察榄香稀乳对恶性胸腔积液有确切疗效[3],其控制机制,一方面通过免疫调节作用,造成局部免疫优势,激活生物活性因子发挥抗癌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本身化学介质作用,产生无菌性炎症,借助于肺的膨胀运动,促进脏壁层胸膜粘连,在治疗胸水的过程中,尽可能放尽胸水,使肺充分膨胀,有利于脏壁层的胸膜粘连,消除残腔,并嘱患者在注约2h内频繁变动体位,使药液均匀分布在胸膜表面。榄香烯乳组与顺钳组胸腔内注射同样可能有发热、胸痛、胃肠道反应等轻微不良反应,对骨髓抑制
6、作用比顺钳轻,对胸痛者常采用胸腔内注射2%利多卡因5〜10ml,胸痛可明显缓解。对发热、胃肠道反应采用对症治疗或停药,其不良反应大多可缓解。另外,笔者还发现部分患者榄香稀乳注射后,胸液CEA、CDH均较治疗前降低,可作为制定榄香稀乳治疗效果制定的辅助标准。恶性胸腔积液产&大量胸水使患者产纶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均不能达到根治目标,不恰当的强型化疗毒副作用重,徒增患者痛苦,生活质量低,更可能加重死亡。笔者提供带瘤延年,兼顾保护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榄香稀乳是我国口行开发的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优点是疗效好、毒性小,既能抑制瘤
7、细胞、杀死瘤细胞,又不损伤正常器官系统,而且还有升高白细胞和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4],笔者应有和榄香稀乳经胸腔注入,止可满足患者的这种带瘤延年要求,患者治疗后,大部分病情缓解,生活质量提高。【参考文献】[1]李振•恶性肿瘤化疗与免疫化疗•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2]榄香稀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中药通报,1981,6(2):32〜34.[3]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