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初探

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初探

ID:43948380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初探_第1页
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初探_第2页
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初探_第3页
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初探_第4页
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提问现状与策略初探人们常说,学问,学问,要学到知识,就必须善问。作为师者,我们总是鼓励学生勤问、好问,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求知明理的途径。在要求学生善问的同时,教师也应做到善问,因为“问”不仅是学生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的重要手段。从心理学角度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精当的问题最能引起学生集中精神,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促进他们运用自己己有的知识和能力,去探索新知识、新问题。正因为如此,凡是有经验的教师不但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而且还善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有

2、的教师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先来看看课堂提问的一些现状:1.以警告性或惩罚性为目的进行提问,学生用“沉默”“不知道”来作答。2•不加思考,胡乱提问。这表现在教师没有结合教学重难点,没有结合课堂实际,更没有注意学生的个体并异。这样的提问对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无多大帮助。3.习惯于“选择式”或“是非式”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是在“对不对”“是不是”“哪一个”的选择中,使课堂流于表面活跃热闹的形式,而实际上学生只是对问题不加思考,随心所欲地说出一个答案以应对差事,思维得不到激发。4•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问无层次性、无递进性。主

3、要表现在教师对知识点的跨度、跳跃性不做层次分解,不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其结果造成学生思维怵I难,甚至思维恐惧。这些课堂提问不仅无助于教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增加了难度,激不起学生的思维火花。那么,如何才能改变以上现状呢?在十來年的教学中,笔者总结和采用了以下的应对策略。一、注意提问的情感方式好的问题同样需要一个好的提问方式,才会让学生乐于接受,欣然思考,积极回答。好的提问方式,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将真诚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架起师生间情感沟通的桥梁。课堂提问时,教师的诚恳热情能让学生增添回答的勇气和信心,无拘无束地思考

4、问题;反之,如果教师板着脸用生硬的语气向学生提问,此时学生考虑的不是如何去分析问题,而是在猜测教师的心态。尤其是那些以惩罚学生为目的的提问,学生大都以沉默来应对,即使设计的问题再好,也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什么帮助教师将情感真诚地传递给学生呢?我认为,一个是丰富的肢态语言,另一个就是改变对学生的称呼。现代教育学认为,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是师生所使用的最主要的交往工具。美国心理学家戴尔曾对口头语交往和书面语交往的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口头语交往的效果比书面语交往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口头语交往还伴

5、有手势、体态变化以及面部表情等辅助手段,有亲切感,而且能迅速得到反馈。而在非语言交往的最主要形式视一动符号系统中,心理学家也研究认为,人的脸部能做出大约二十五万种不同的表情。无论是动态无声的皱眉、微笑、抚摸,还是静态无声的站立、倚靠等视一动符号系统,都载有认识和情感信息。教师依靠这些身势语言将个人的动机、态度、情绪、暗示、期待等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获得这些信息后,就理解了教师传递的认识信息和情感信息。可见,这些动一视符号系统即丰富的肢体语言是最能表现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的,是传递情感信息的最佳传播工具。课堂提问时,教

6、师就必须充分运用肢态语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屮,诚恳而专注的目光,热情而温和的语气,是最能把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传递给学生的。教师的一个微倾、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丝会心的微笑、一个暗示性的点头,都会有意无意地让学生明白:老师是那么希望我來冋答。课堂提问时,教师总是习惯性地直呼学生的姓名,如果教师经常对学生用亲切的称呼,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屮就经常这样做,效果是很好的。班上有个同学姓廿,大家都呢称他为“阿廿”。这些称呼减少了直呼学生姓名的严肃性,没有做作,没有嘻哈,在特拟的语气中透出一种亲切感,带给全班会心一

7、笑,它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课堂更轻松更活跃。在这种氛I韦I中被提问,学生同样收到教师传递的情感信息,也就不会冇回答的拘谨冷漠了。笔者到柳州市二十一屮挂职跟班学习时,在一个全新的班级中授课,也用上了这一类的称呼(课前从学生、教师了解中收集到的),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师生的情感效应,消除了师生间的陌生感,得到了师生的肯定。当然,用哪一种称呼,都应结合不同的对象与情景,考虑交往的内容、条件、气氛和场合,而且要真诚自然,使学生乐意接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是相当有道理的。只要教师在提问时,致力于激发师

8、生间产朱共鸣性的情感反应,创设愉悦的情境获得学牛的主动配合,这样就能设计好的问题。二、捕捉最住的提问时机好的问题还需要一个好的提问时机。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机发问,其效果也不同。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it不发”,即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提问效果最佳,这就是提问的好时机。【案例一】教学《孔乙己》,在引导学生讨论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和命运时,我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