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培养策略探究

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培养策略探究

ID:43933952

大小:37.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培养策略探究_第1页
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培养策略探究_第2页
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培养策略探究_第3页
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培养策略探究_第4页
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培养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培养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培养策略探究摘要:心理韧性反映了个体在面对危机压力下恢复心理健康的机制。内外部保护性因素是心理韧性作用机制的中介因素,通过交互作用减弱危险因素的负面效果。通过促进内外部保护性因素的发展培育学员心理韧性对于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心理韧性;军校学员;培育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83—02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近年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全新概念。它结合应激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全新视野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心

2、理韧性相关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在危机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在个体应对危机压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就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这种蕴涵积极理念的研究与当前积极心理学思潮契合,更加专注于挖掘个体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对于促进青年学员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回顾心理韧性的概念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军校青年学员心理韧性的培育策略。—、心理韧性的定义与作用机制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研究起源于美国,国内学者在翻译时有不同的看法,台湾学者将其译为“复原力”,香港学者译为“抗逆力”,部分大陆学者将其译为“心理

3、弹性”,本文认为中科院学者于肖楠的翻译“心理韧性”更能反映这一概念的本质[1]。对于心理韧性的定义一般有三种: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强调从发展结果来定义心理韧性,即在面临严重威胁时个体的适应和发展仍然良好;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即个体在面临压力或危险时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体所具备的从消极经历中恢复并灵活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2]。随着研究切入点的不同,研究者对于心理韧性的理解不同,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近年来也有

4、许多学者倾向于将心理韧性看作一个动态过程。尽管对于心理韧性的理解存在分歧,研究时学者一般将心理韧性的机制定义为具体保护性因素作用的结果。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结论是:在心理韧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起重要的中介作用,保护性因素与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减弱了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3]。综合已有的研究,心理韧性的内部保护性因素几乎涵盖了个体所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如自尊、自我效能、热情、内控、高智商、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外部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资源,如家庭氛围、社会关系等等。心理韧性干预一般也主要从

5、促进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着手。体到军校青年学员来说,培育青年学员的心理韧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高学员应对危机压力的能力和素质,即内部保护性因素,主要内容是促进学员积极应对方式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二是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即外部保护性因素,主要内容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提高学员应对危机压力的能力和素质(—)培育学员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是指个体在面对环境挑战或困境时采取的措施,根据Lazarus的定义应对包括对问题本身的反应和对个体情绪的反应两部分[4]。个体的应对方式是调节应激影响的重要中介因素,大量实

6、证研究结果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间有显著负相关。现实的问题多种多样,其解决方式也多种多样,培育学员积极的应对方式主要是培育学员对个人情绪的积极应对方式。培育学员对个人情绪的积极应对方式前提是要提高学员的情绪觉察力。只有将没有到达意识层面的模糊情绪清晰化,将情绪信息转化为认知信息时,个体才能够对自己所处情绪状态进行评价和调节。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常见的情绪反应有极其高度的唤醒状态、紧张焦虑或是完全相反的麻木、冷漠等无声的情绪表达。从进化的意义上来说,这两种相反的情绪反应对于当事人都是具有保护作用,高度的唤醒和紧张有助于暂时

7、提供个体的快速反应能力,而麻木和冷淡是个体在经历重大刺激之后避免遭受进一步伤害的自然保护策略,然而如果类似情绪反应持续则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生活甚至生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平常的心理教育和训练需要教会学员正确认识和识别心理危机的各种情绪反应,掌握一些常用的情绪自我调节策略。培养学员对个人情绪的积极应对方式还需要让学员掌握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常用的情绪调节有转移调节和疏导宣泄两种模式。转移调节模式强调注意力的转移,中止消极刺激的持续作用,防止消极的情绪泛化,同时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还能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疏导宣泄强调情绪的表达,

8、将消极情绪的能量释放,常见的疏导宣泄方法有运动缓解和倾诉等方式。因此,平时的心理教育与训练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员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培训。(二)促进学员健全人格发展外界环境刺激通过人格的中介起作用,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因而,一个人的行为总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