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血管性迷走反射原因及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血管性迷走反射原因及护理

ID:43932588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血管性迷走反射原因及护理_第1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血管性迷走反射原因及护理_第2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血管性迷走反射原因及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血管性迷走反射原因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血管性迷走反射原及护理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5年5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17例,其中笛例发生了血管性迷走反射,发生率3.6%0男4例,女7例,年龄35〜70岁。其中稳定心绞痛6例,不稳定心绞痛2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3例。均行择期手术,其中有4例发生于手术中穿刺时,有7例发生于手术后拔出鞘管时。治疗方法:患者均经股动脉穿刺置管,按标准方法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拔出鞘管,手压止血,加压包扎,卧床,肢体制动24小时。血管性迷走反射的表现:突然出现的恶心、呕吐、大汗、面色苍白。检查可见心率

2、减慢,血压下降。心电监护可见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率,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血管性迷走发射的原因及处理:原因:血管性迷走反射常发生于动脉插管或拔管的过程,因股动脉壁分布着大量的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是一种压力感受器,它们与颈动脉窦处的感觉器一样对各种机械刺激敏感,受到刺激时可诱发全身性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其中以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表现为主,腹股沟区皮肤等皮下组织感觉神经分布丰富,对疼痛刺激也特别敏感。如果在操作中局部麻醉不当,或操作手法过于粗暴,也可以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处理:①其中4例发生于术中进行股动脉穿刺时,患者在进行股动脉

3、穿刺时紧张,在局部麻醉时而诱发血管性迷走反射,症状均较轻,患者主要表现为出冷汗,面色苍白,血压均在(90-80)/(60-50)mmHg波动,心率在50次/分左右波动。处理:加快补液速度,以扩充其血容量。安抚病人紧张情绪,嘱其张口呼吸,转移其注意力。以上4例均缓解。②其中7例发生于术后拔除鞘管时,由于对血管的加压而导致血管性迷走反射,表现为心率35-50次/分,血压80/60mmHg左右,面色苍白,出冷汗,有1例小便失禁。处理:立即给予多巴胺10~20mg静脉注射,阿托品0.5g静脉注射,同时加快补液速度,使心率迅速恢复,血压回升。7例

4、经相应处理均缓解。护理尽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由于患者对其的认识不够,加之术中、术后一些操作技术的不规范,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通过对术中、术后并发血管性迷走反射的观察与处理,规范了各种操作,查明了原因,对以后的工作有较大的帮助。在术前1天进行健康宣教,讲明术中的情况,利用示意图,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给患者讲解整个过程的感受,并让做过介入治疗的患者现身讲解整个过程中的感受,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解除对该手术的恐惧。术前可进半流食,保证血容量充足。术前半小时给予安定10mg肌注,以利患者情绪稳定。术前建立一条通畅的静脉通道,以

5、利于及时用药。术中输液速度应保持在50-60滴/分。给予心电、血压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压迫止血时开始稍用力,尤其对肥胖患者,以能够触到同侧足背动脉微弱波动为度,5分钟后逐渐减力,10-15分钟后稍加用力即可。准备好抢救用物,术前备好多巴胺、阿托品等,必要时抽注射器内备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通过对血管性迷走反射的原因的分析和给与相应的护理,使我们提前针对病因给与处理,积极观察及早预防。2005年6月~2006年6月79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血管性迷走反射。参考文献1俞梦越,高润霖,陈纪林,等•择期冠状

6、动脉介入治疗2868例并发症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03,42(8):550〜5532陈练,智光,等•心血管病床旁操作技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0-1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