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

ID:43932498

大小: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7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_第1页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_第2页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_第3页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_第4页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观察摘耍:目的探讨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制定临床观察表,采纳广东省中医院2004年1月一2007年6月住院并确诊冠心病房颤的病人259例,记录其性别、年龄、病程、冠心病类型、各并危险因素、心室率、房颤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主要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判别其中医证型。结果各种证型中以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居多,各证型所占比例市多到少排列为气滞血瘀型(32.4%)>痰浊阻滞型(26.3%)>心脾两虚型(15

2、.4%)>肝肾阴虚型(13.5%)>水饮凌心型(8.1%)>心阳不振型(4.2%)。结论冠心病房颤病因以血瘀为主。血瘀、痰浊、气滞是冠心病房颤的主要病机。关键词: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规律中图分类号:R541.4R2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07)12-1163-03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冠心病房颤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冠心病房颤采用单纯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转复,但易复发,同时易致新的心律失常。中药调整气血

3、阴阳,恢复脏腑功能,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延缓复发,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较好的远期疗效。而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房颤的基本方法,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冠心病房颤的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探讨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有关因索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房颤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西医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参照《内科学》。房颤心电图诊断及房颤分型参考《临床心电图学》和《内科学》。1.2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分为心脾两虚、肝肾亏虚、心阳不振、水饮凌心、气滞血瘀、痰浊阻滞6个证型。1.3纳入

4、标准①由下列情况之一证实有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提示1支或以上冠状动脉或其分支存在250%管径直径减少;既往心肌梗死(MI)或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肌核素扫描有可逆性灌注缺损;或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病史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心电图有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21・0mm仃点后0.08s测量)伴心绞痛,②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心房颤动发生。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房颤动。③合并有其他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II度、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等。④合并有心肌病、风

5、湿性心脏病、二尖❷脱垂及甲状腺机能亢进者。1.5方法本研究中调查资料从广东省中医院病案室的病例管理系统中查询得出,分析冠心病房颤各中医证型与一般情况、冠心病类型、冠心病危险因素、心室率、房颤类型,以及各种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病变血管及病变积分的关系。其中冠状动脉病变分析标准遵照Gensini法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狭窄W25%计1分,26%〜50%计2分,51%〜75%计4分,76%〜90%计8分,91%〜99%计16分,100%计32分;不同节段冠状动脉乘以相应系数:左主子病变,得分X5;左前降支近段,得

6、分X2.5,中段,得分XI.5,远段,得分XI;第1对角支,得分XI;第2对角支,得分X0.5;左刨旋支近段,得分X2.5,远段和后降支均得分XI,后侧支,得分X0.5;右冠近、中、远段和后降支均为得分XI。病变支数研究时,双支及3支病变者以病变总积分最高的血管为准。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其中危险因素用二分类Logistic冋归分析。2结果2.1病例资料本次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59例來源于广东省中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房颤的

7、病人,男129例,女130例,男女比例约为1:1;年龄41岁〜94岁(74.95岁±8.33岁);病程1年〜30年(7.4年±4.7年);稳定型心绞痛1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8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1例;合并高血压者142例,糖尿病者102例,血脂异常者71例,吸烟者81例。1.2冠心病房颤的证候分布1.2.1冠心病房颤的屮医证候分布情况各种证型屮以气滞血瘀型、痰浊阻滞型居多,各旺型所占比例由多到少排列为气滞血瘀型(A组,32.4%)>痰浊阻滞型(B组,26.3%)>心脾两虚型(D组,15.4%)>肝肾阴

8、虚型(E组,13.5%)>水饮凌心型(C组,8.1%)>心阳不振型(F组,4.2%)。2.2.2中医证候与性别的关系研究中各证型性别分布情况为:气滞血瘀型84例,男44例,女40例;痰浊阻滞型68例,男31例,女37例;水饮凌心型21例,男12例,女9例;心脾两虚型40例,男18例,女22例;肝肾阴虚型35例,男17例,女18例;心阳不振型11例,男7例,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