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地理教学与教材研究》试题

研究生课程《地理教学与教材研究》试题

ID:43920911

大小:187.7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6

研究生课程《地理教学与教材研究》试题_第1页
研究生课程《地理教学与教材研究》试题_第2页
研究生课程《地理教学与教材研究》试题_第3页
研究生课程《地理教学与教材研究》试题_第4页
研究生课程《地理教学与教材研究》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课程《地理教学与教材研究》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姓名:单位:专业:地理教育考试科目:地理教学与教材研究考试分数:2012年9月25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地理教学与教材研究考试卷

2、得分

3、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地理位置在中学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教学要领。答:在影响某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一般把位置的因素放在首位。由于地球的形状.地表的起伏状况,使光、热、水等在地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组合分布,这就直接影响了该区域其它要素的组合特征,某两个区域间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者在地表上所占据的位置不同。位置对人文地理影响也是明显的。这就要求地理教学传

4、授地理位置知识的同时,高度关注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地理现象、一切地理事件.一切地理效应、一切地理过程,统统发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的基础之上。抽去地理空间位置的系统研究,或者不探索地理空间的分布、形式.结构、规律等内涵,其余的有关地理学的理论原则,无一例外地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不同的地理位置,对于自然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①与纬度位置有关的地理现象有: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和方向。纬度位置可以大致确定该地所处的气候带。②经度位置决定该地的地方时,根据经度位置有时还可以了解该地的海陆位置。③海陆位置应考虑一地处于海岛、沿海还是内陆,在东岸

5、还是西岸。按照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知道了一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就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气候类型。④对于某地所处的地形位置,应了解其地形类型、海拔高低。如果与山脉有关,还要看是在阴坡或阳坡、迎风坡或背风坡等。根据这些地形位置特征,可以判断该地的气候、植被特征等。⑤某地与河流的空间关系:处于河流的上游、中游或下游,是否居于干支流交汇处或河口,这些位置特征决定了河流在这里所能发挥的交通.供水.水能等功能。不同的形态表现下地理位置分析的视角不同对于点状要素,如城市,着重评述在它影响所及范围内的区位特征;对于线状要素,如山脉、河流、交通线等,着重于其空间延展特征的影响;对于面状要素,如某个地区、国家,

6、因所包含的内涵比较广泛,侧重点则因区因地而异。2.简述区域比较的作用及其一般思路。答:区域比较是把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的地理综合体的各个要素,全面进行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各个地理要素、各个生产部门有一个整体的完整的概念,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把握,形成一个小的知识网络。区域比较法,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所学、深化所思,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刻。(1)强化概念、区别混淆;(2)相同事物、突出内在差异;(3)相似事物.找出异同点;(4)不同事物、找出内在联系;(5)综合比较.形成网络;区域比较,可以

7、使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化,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认识区域间的差异及某个区域典型的地理特征,常常要借助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区别区域间地理现象的特点和性质,分辨事物的程度和级别,找出区域间差异显著的征象和标志。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1>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2)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析判断。④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

8、面进行分析判断。〈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1)地形:主要分析地形特征、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2)气候:从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3)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3>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1)居民:主要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2)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八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影响。(3)工业:主要从工业部

9、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4)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5)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6)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②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