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16251
大小:30.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浅议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一、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人们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人们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水平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个体素质的内化。素质教育是侧重于未来的、动态的、更强调人的个性的教育。素质教育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出强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强调社会要求与人的发展两方面的协调统一。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完善,
2、重视人的发展,肯定人的价值。让人们在主动的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更为全面的发展,以对人的深刻认识探索教育成功之路,从而促使人的素质提高。素质教育是强调“内化”的教育素质是人的一种基础的、内在基本品质,素质的内源性。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内在性,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只有内化为人的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这一点应该是前一特点的延伸。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点。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基本素质教育。如果把人的素质分为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的话。那么素质教育培养的重点应在后者。基本素质教育是提高人们素质的奠基工程。是为未来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奠定
3、基础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协调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高校,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造就'‘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二、“三个课堂”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特点及彼此间的关系高等学校实
4、施教育的主要形式目前可分为:学校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堂内组织的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课堂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校内自主组织开展的将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学术、科技、文体活动和由教师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第三课堂,本文称之为“三个课堂”O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课堂教育无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第一课堂侧重于系统知识的学习与传授,是教学的主阵地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具有系统性、连贯性、严谨性等特点;但学生所处的校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社会舆论等环境因素也不可避免的对其
5、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就髙校而言,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都在学校里,这种影响对于学生基础素质和心理品质的作用更为突出,单纯的课堂教育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素质教育的全部范畴。第二、第三课堂侧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是第一课堂的延续、拓展和补充,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寓教于乐等特点。“三个课堂”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功能及作用,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2)第一课堂与第三课堂,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实际运用,学生在第一课堂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第三课堂得以发挥和运用,反
6、过来又可以起到一个修正和补充的作用。两者彼此互补、反馈,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3)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两者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服从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大局,是第一课堂从教学走向实践的两种途径,二者缺一不可。“三个课堂”间的彼此互补、合作、协同教育的功能,开拓了课堂教学的视野,丰富了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达到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高度统一。三者服务于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将课堂
7、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学习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验室时间开放、仪器设备和实验项目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热情。作为大学生们最主要的第二课堂活动之一的各类社团在高校蓬勃发展,学生在校内自主组织开展的将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学习、学术、科技、文体活动,丰富了校园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了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民主精神,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的统一。积极开展第三课堂活动,加强校内外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带动学生与社会接触,参与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