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育中的惩罚

浅谈学校教育中的惩罚

ID:43915090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6

浅谈学校教育中的惩罚_第1页
浅谈学校教育中的惩罚_第2页
浅谈学校教育中的惩罚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校教育中的惩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一、提出有关观点。曾经听说过许多教师毛骨悚然的事:有学生在学校由于某种原因而受到教师的体罚,而后对其教师积怨于心,事后进行各种暗地报复,弄得教师寝食难安的;有学生曾因为受到教师的惩罚,自感羞耻无地自容,悲惨地自杀了等等。至于教师方面,有的是因为惩罚学生,给自己带来无法承受的伤害。这两败俱伤的恶性现象,怎能不使人深思呢?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一次就做到尽善尽美,惩罚作为一种改变不当行为的方法应运而生。在应试教育下,教师面临紧张的升学率压力,往往显得急于求成,很少反省教育方法可能存在不足,学生犯了

2、错误,或达不到教学要求时,只是简单地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加,以督促学生改正其行为。可是,惩罚对于学习果真起到了积极作用吗?应该说惩罚虽有它不得不用的情景和理由,但总体来说,惩罚的效果远不如奖励,本人根据心理学中的有关学习理论对惩罚进行一些探讨。二、从有关的条件反射中看“惩罚”。我们知道,对于如何一个受到教师惩罚的学生来说,他都会体验到焦虑感。因为,惩罚对于焦虑是一种无条件刺激,惩罚引起的焦虑是无条件反射。如果某次某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或惩罚,那么该学生可能会产生焦虑感。若该学生总是不能完成作业,而教师

3、一味地批评,使未完成作业一一批评——焦虑这三件事情之间的联结反复出现,以后只要未完成作业,即使还未受批评,学生也会焦虑,这就造成了条件反射。运用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可以知道惩罚所带来的正面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有时也不能否认惩罚带来的焦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既可以消除不当行为,而且也用适当的焦虑唤起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这说明惩罚有时候用得正确.适时,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另一方面,也有不利的弊端,形成焦虑条件反射的后果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可能会导致学生过度焦虑,强烈的挫败感会阻止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其

4、次,一个在学校经常受到某位老师批评的学生,可能会变得见到学校就产生畏惧心理。因为学校和挨批评这两个刺激总是联系在一起。学生为了尽量避免焦虑,回避一切可能出现惩罚的情境,进而厌恶学校、逃课、逃学。似乎教师总是惩罚错误行为,而忽视了正确行为的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最好尽量不用惩罚,强化奖励的方法,犯错的可能性自然就降低来。此外,操作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斯金纳也认为惩罚的效果是有限的,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控制行为的方法。他提出了强化就是增加某一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凡能增加这种反应概率的刺激物就叫强化物。他把强化分两种,一种

5、为正强化:在一正确行为发生后,呈现正强化,相当于数学活动中的愉快刺激,如表扬、奖学金、升学金,用以增强该行为发生的概率。比如在斯金纳的实验中,正强化物就是当白鼠学会压杆后,得到的奖励是实物。另一种为负强化,在一种行为发生后,撤销负强化物,相当于教学中的厌恶刺激,如批评、罚站、罚款等,这样也会增加正确行为的发生概率。比如在斯金纳的实验中,负强化时,当白鼠按压杆行为出现,撤销先前施加的电击,白鼠明白这样才会避免皮肉苦,于是使白鼠按压杆行为出现概率增加。可以看出,正强化和负强化目的都在于鼓励某行为的发生,本质是奖励。明显

6、,惩罚和强化在目的与手段上是不一样的,但惩罚有可能转化为负强化。如:学生做对了一个行为就不惩罚他。由于负强化的作用,学生为了回避负强化物,如批评、惩罚,就会更多地表现出正确的行为。但这样做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在学生第一次犯错时就施以最大强度惩罚,以后每次再逐渐降低强度,才能有效。这虽有一定道理,不过难以实施。因为学生的错,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总不能一概而论,一开头都使用最严厉的手段,这样会更加伤学生自尊心,不会心服口服的。看来,从操作条件反射的角度来看,惩罚的效果终究还是弊大于利,难怪斯金纳坚决反对使用惩罚。他曾在

7、1948年的学说《沃尔登二世》中提出惩罚是一种罪恶。四、社会学习论、认知学习与惩罚。以上提到了条件反射与惩罚间的情况,那么“社会学习论”和“认知学习”中的惩罚又是怎么样的呢?社会学习论者班杜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学习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观察学习指“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经观察别人行为表现,行为后果的一种间接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模仿,模仿的对象就是“楷模”。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他们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如果一个教师认为某个学生错了,于是就打了他,以惩罚他,这个学生就会以老师这一行为作为

8、楷模了,他认为,以武力解决问题,问题就得到解决了。以后碰到其他同学像自己一样犯了错,他就会模仿教师以武力解决,这样教师惩罚的初衷就适得其反来。同时,不单是先前受教师惩罚的那个学生本人会这样做,而且也可能会引起其他同学学习这样行为,遇到相似事情,也会用武力去解决,这往往会酿成许多不良的后果。可见惩罚的行为,一旦成为学生模仿的行为,其情形让教师们无能为力,影响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