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14931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浅谈小学教育中的美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教育中的美育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中心学校杨龙飞王蕾[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谈论小学美育的意义、重要性、特点、任务、内容和方法、实施。美育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多样具有美感意味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耍意义。美育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的特点。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爱美的情趣以及对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初步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小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基木能力。通过各种媒介和活动,采用“借美育人”和“立美育
2、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数学是潜在美育因素很丰富的学科,教师要用审美的目光去观察,从美的角度去把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屮接受美育。[关键词]小学教育美育数学中的美育-1—世纪的今天,在教育这块阵地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小学美育的意义美育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独立的学科,它兴起于18世纪后期。1795年德国著名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屮首次提岀“美育”的概念,并为其界定了“情感教育”的内涵。我国最早倡导美育的是现代着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岀着名的“以美育代宗
3、教”说。美育的本质,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观点:美育是从属于德智体三育的一种辅助教育;美育是美学理论的教育;美育是美的形彖的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这儿种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美育的本质,揭示了美育的某些特征。但没有全面、系统地给美育以科学的界定。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的性灵,养成高尚之人格。”①李t风在蔡论的基础上,将美育定义为:“美育是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形彖教育为主要方式来陶冶人的情感教育。”②小学美育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索质
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多样①高平叔编,《蔡元培美冇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08o①李长风,《美育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2o具有美感意味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而进行的教冇活动。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促进学生身心齐方而良好和谐的发展小具有重要意义。二、小学美育的重要性美育,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有着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认为,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民族索质、塑造完美人格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手段。社会主义的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美育是塑造完美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手段。在人类发展史上,提高民族素质、塑造完美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如果能将美育有机的渗透到德、智、体、劳各项教育中去,寓教于圧,感染熏陶,将会大大提高各项教育的效果。有人认为,美育融化在德育之中,就成为高尚之美;融化在智育之中,就成为理性之美;融化在体育之中,就成为健壮之美;融化在
6、劳动教育之中,就成为创造之美或灵巧之美。把美育同其他各育结合起来,就可以使真、善、美在一个人身上得到完满的体现。(二)美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审美已成为毎一个文明人,每一个开化民族中不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越是向前发展,美育就愈益显示岀广泛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索质教育成功转型,美育已在学校中不同程度地得以实施和发展。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珍惜吋机,既要不断加强自身美学修养,更要认真探讨小学生的审美教育
7、问题,为小学美育事业做出应冇的贡献。三、小学美育的特点(-)情感性,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审美的过程,经常伴随着主休强烈的情感活动。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美育以审美客体去感染、影响审美主体,使主体在情感上同客体产生共鸣。审美活动所激发的审美情感,往往会转化为热爱美、追求美或创造美的心理动力,从而显现出美育良好的社会效应。总之,以情感人,理在其屮。正是美育的重要特点Z-,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既要晓Z以理,更需要动Z以情,使受教育者在受到感动的基础上,口觉、主动地求知、悟道、明理。
8、我们应该自觉地把情感教育作为美育的出发点,在师爱的情感作用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从而积极愉快地投入学习。(二)形象性,以象动情,以美育人美育要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必须借助于具体可感、生动美好的形彖,以象动情,以美育人。这就是美育的形象性特征。在审美教育中,运用了美好的形象,往往会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教育,甚至会使他们主动追求美和创造美。在教育实践中,将美育形象性特点用于教育教学之屮,通过各种富有审美意味的形象,并充分展示老师自身的形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