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90828
大小: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6
《学校道德教育困境及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道德教育困境及策略摘要: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道德教育和学校应试教育又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学校对道德教育的漠视,使学校道德教育陷入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主要原因:1、教育功利性2、教育主体缺失性3、教育不协调性(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不协调)4、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完善等问题。关键词:道德教育困境策略道德教育在每个人全面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韩愈在唐•韩愈《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中把”传道”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足见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陷入了
2、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导致道德教育处于困境的因素,以期让道德教育回归生命教育的本源。1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因素分析1.1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而优则仕”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升学考试的压力,使学校教育等同于应试教学,学生的成长等同于分数的提高,对学生道德教育日趋疲软;学生的心理压力来自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与家长的冲突主要是分数的高低。由于学生面临升学竞争的压力,学生不重视考试,就进不了好学校;教
3、师不重视考试,就完不成教育任务;学校不重视考试,就会降低升学率和学校声誉。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学生、老师、学校的价值评价标准倾向于如何得到一个更高的分数。学校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学校和教师以”教学一考试一升学率”为教学模式;学生以“读书一考试一升学”为学习方法。”考分定成败”强调了文化课的成绩而忽视人的道德水平,忽视了学生的品格和道德修养,不利于基础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基于这样的功利性的教育模式,道德教育被长期漠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1.2基于传统道德教育的认识,道德教育过程中对教育主体的缺失道德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夹
4、缝中,往往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说教式的应试教育的方法,把已有的规范教条式地传授给受教育者,很难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获得道德知识的同时,他们难以有体验,更何谈情感的激发与强化,从而被动的接受,造成知行分离,道德教育效率低下。众所周知,外化的知识只有通过内化才能转化成行为。道德教育也是一样,道德认识也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判断和吸收才能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从而形成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完成真正的道德教育。主体体验和感知是产生情感的中介。失去了体验和感知这个中间环节,道德需要就难以转化成道德情感,因而也就难以有道德行为的
5、践履。所以,学生主体性是引发道德行为的内因和原动力。而作为传授道德知识的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外部因素,也就是说道德行为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什么是体验?胡塞尔在研究事物的”本质”概念时提到了体验。他认为每个人心中的纯粹的”心理世界”、”精神世界”都要经过自己的创造。既不能简单地接受外物的印象,也不能简单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必须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体验,才能成为自己的"内在的世界”,成为自己的”精神世界”。[2]道德问题需要受教育者在教育和生活中感受、体悟,仅仅通过说教式、灌输式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只能让道德教育流于形式。1.3
6、教育的不协调性狭义的教育仅仅指的是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往往被人忽视。即使是在一个大背景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互相孤立,不能得到协调。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模式,必须把家庭教育纳入道德教育范围,统筹协调。人的品格形成有三个关键时期:第一个关键时期是;3岁左右是人性格初步形成的时候所以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0—6岁是人的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二关键时期:11---12岁左右,是人意志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人的青春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三个阶段如果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那他将
7、来会是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品质健全的人。[3]在0〜6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对孱弱,家庭素质教育的作用便显得更为重要。家庭素质教育的成与败,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前程和未来,还决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弱与存亡。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为国家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家庭是永远的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留给孩子最重要的遗产,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父母是孩子最贴近的老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位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
8、化的影响。社会是家庭和学校的扩大,社会道德风气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孩子道德水平的高低。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学校注重用”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来进行引导,往往推荐的道德是好的、理想的,把真实的世界替换成一个概念里的世界,从而建立一种理想主义的道德,推崇一种理想主义的人格,最终难免造成道德教育上的病态。因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