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与策略

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与策略

ID:43883953

大小:31.7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6

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与策略_第1页
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与策略_第2页
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与策略_第3页
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与策略_第4页
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与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与策略一、调查说明与样本描述宜宾市,地处黔、滇、川三省交界处,总人口近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70%。地貌为盆地、丘陵、高原交织地带,辖区11区县,其中9个属于红色革命老区。有汉族、苗族等22个民族聚居,是比较典型的红色革命老区之一。宜宾市共有中小学校2896所,在校中小学生886946人,专任教师39500人。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笔者以宜宾市中小学班训作为观察新课改背景下革命老区基础教育理念的一个切入点,以期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本次调查统计的样本学校共100所,分别覆盖城市、县城、乡镇

2、、村小学校的班训,具有较大的代表性,总共统计出班训2100条。二、调查问卷分析通过对多所小学的班训的归类总结,有一些特点:1.班训构成形式上,用词多为简短、朗朗上口的短句,一般为四至八个字,所占比例达18.8%;2.名人名言高达81.82%;长宁县一个学校6个年级14个班共79句班训,100%为名人名言;3.班训内容趋同、过于肤浅及政治化倾向显著。统计结果显示,革命老区中小学校的班训普遍存在内容趋同,过于肤浅以及政治化倾向显著。各个学校所选用的班训在句式、风格上雷同,知名的名言、俗语重复率高,譬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

3、海无涯苦作舟”、“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世上无难事,只怕肯攀登”等出现在79个学校,占统计学校的近80%0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4.口号式、空洞式班训不少。如“为屮华之崛起而读书”、“人生口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撑起整个地球”等比例也占到了39%0三、班训视阈下老区基础教育理念的问题基于班训调查统计与分析,革命老区基础教育教育理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重共性教育,轻个性培养在新课改实施十来后,革命老区的基础教育理念仍然变化不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比

4、较严重的共性主义要求而轻视个性主义培养。诸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就是对自己有害、“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人乱”此类强调集体主义教育的名言有63.25%的学校采用为班训就是显证。在教育教学过程屮,强调整齐划一、一刀切,齐步走等教育教学方式和要求,教育的生态环境没有真正得以改善,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理念没有落到实处,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及其管

5、理思维没有根本的改变。当学校教育失去了个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失去个性。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既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4]。只有个性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只有个性化的人才,才能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期待着更多各具文化底蕴、饱含鲜明课改理念的班训出现。重“苦读”,轻“乐读”统计结果显示,诸如“三万六千日,夜衩当秉烛”、“学之道,在于勤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以及“饭可以一日不吃,

6、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口不读”、“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警句名言占据了70%以上学校的班训,这些对“苦读”、“苦学”的崇尚之辞盛行表明在革命老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屮,“勤学”、“苦读”仍是主流,与新课程改革要求“兴趣”、“乐学”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更与和谐教育观不符。新课改明确指出,在了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达到高效地施教和学习,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不仅智力因素,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兴趣等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使学牛乐学,喜学,充满兴趣的去学,也才真正体会学习的真意。重群体利益,轻个体利益任

7、何一个群体里面,个体利益都应该是首要的,尤其是生命的存在大于所有其他利益,这也是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今天的结晶。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每个个体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源,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源,而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源,人最重要的价值即幸福、道徳、信仰无不是建立在尊重个体牛命价值之上的[5]。统计显示,革命老区有68.56%的学校仍然存在着重视群体———国家、民族、集体利益而轻视个体利益,在新《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颁布近十年后,诸如“大河无水小河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宁愿生命消失,只要声誉留存”、“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

8、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吋奉献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等无视甚至轻视个体利益、个体生命的班训仍在大行其道。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