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层社会治理共治与法治建设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层社会治理共治与法治建设思考■法律基层社会治理共治与法治建设思考武汉市新洲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童赛雄前期,笔者带领区委法治办、区创治办调研专班深入街镇、区直部门和村(社区),就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法治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全面梳理I作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思考。基层社会治理共治与法治的主要实践十八大以来,新洲区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着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区社会治理在创新中推进、在共治中拓展、在法治下前行,法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高起点定位工作目标。区委区政府在〃十二五〃期间,明确提
2、出建设活力新洲、美丽新洲、法治新洲、幸福新洲奋斗目标:今年再次将〃成为大武汉的法治新城区〃确立为〃十三五〃总体目标。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新洲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配套完善〃1+7〃系列文件,从政策、体制机制、路径措施上明确了全区创新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的路线图。2、高效率运行工作机制。在区级层IEI和所有绩效考评单位全部成立以党委(党组)书记挂帅的创新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确保创新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工作机构到位、任务到人,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为确保任务落
3、实,在领导小组内,分别成立了依法执政、法律监督、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等五个专项工作协调组,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工作报告、工作督办等工作机制。同时科学制定考核办法”确立〃一分双计〃问责机制。3、高要求推进依法行政。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全区15大类行政权力得到清理、调整、规范,并向社会公开。推进依法决策,对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严格遵循必经程序,做到决策于法有据。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区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全覆盖。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加大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全面落实错案追究制度。强力推进〃法治能力提升工程〃,共
4、完成各类法治建设和法律知识培训班11期1255人次。4、高标准推进〃法治惠民工程〃。按照建立〃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要求,积极推进区、街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开通〃诉讼绿色通道〃,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大力开展司法救助;优化企业经营法治环境,继续开展政法干部跟踪服务重点企业(项目)活动;切实关爱特殊群体,区内儿童、孕妇均等享受国家儿童计划免疫和孕妇优生优育免费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实现免费救治,"三留守”人员得到社会各界帮扶。5、高格局推进多元共建。按照共建共享原则•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加强法
5、治宣传教育,建设覆盖城乡的法治阵地,深入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发动社会力量、群众团体、自治组织参与群防群治,完善矛盾多元化解机制,依托农村综治网格化,将化解矛盾关口前移,以维权促维稳: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专项治理,努力消除可能引发重特大案件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和安全隐患。二、基层社会治理共治与法治存在的主要问题1、法治思维不坚定。部分基层干部人治思维和官本位思想仍很严重,习惯于用行政方式〃做工作"、〃讲人情〃,凭经验和个人意志决策、下命令,常用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欠缺。表现在,一些重大决策和项
6、目法定程序遵循不到位,社会风险评估少:以党政联席会代替合法性审查;少数群众法律意识不强,学法、守法、用法氛围不浓;解决问题信访不信法,违法维权依然存在。2、法治能力不过硬。不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工作缺乏深入思考、系统研究、整体规划,存在着理念创新不够、推进主体单一、服务范围不广、管理方法滞后等问题。特别是面对棘手的问题,不善于用法律上的事实分清事非,在法治轨道上寻求解决办法,表现在:全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均大幅上升,涉案行政执法单位增多,行政复议被撤销和行政诉讼败诉占比较高。3、基层共治与法治建设
7、不协调。一是共治方面。社区内部治理资源整合不够,没有有效形成社区单位参与基层治理的协商合作机制。二是法治建设方面。基层法治建设发展不平衡,区、街镇、村(社区)联动的大法治网络没有有效形成,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不畅通。在社会治安方面,全区刑事案件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毒品犯罪向农村蔓延,交通肇事犯罪多发高发,农村民转刑案件矛盾突岀。一些领域依法治理主体不明、责任不清。如特殊人群管理方面,因涉及多个部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相互推诿等现象。街镇综合执法改革中,权力和义务有待迸一步厘清・少数街镇和部门相互观望
8、,影响执法效能。4、法治建设不深人。一些单位和干部学法流于形式,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普法责任制落实不力,法治创建参与度不高,实际效果不突岀,亮点不多等。三、基层社会治理共治与法治的对策与思考〃郡县治,天下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