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73539
大小:40.46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16
《论篆刻艺术的书法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篆刻艺术的书法基础引言自元明以降由文人篆刻名家所刊之印通常被冠以篆刻之名。图形、抽象符号、异邦夷族文字作为入印素材在印史上早有涉入之先例,与实用官私印等一道被统摄于印章大概念下。元末王冕之后印章材质由金银铜玉拓展至石材,文人篆刻艺术家摒弃轻技观念,饶有兴趣地以其特有的文人情怀参与印章物质实体即印石之印面篆刻、印侧边款镌刻,并将其思考与经验总结作出理论叙述。印之边款于明季方兴,乃印面创作之延伸及补充。印人借印款言事述志、托怀寄兴,一时一地之喜悲舒惨寓含其中;印人诗文书画之资质学养郁郁尽隐于内。刀石之迹,正面而居,契合于碑铭刻石
2、,墨拓之效,乌光灿然,近似于碑版法帖;而篆隶楷行草诸体均宜入款刊刻;刻款时以石当纸、以刀代笔,单刃双刀、钉刻划切,不假思索、从容挥运之情状类于书写,一款识源自于书,自不待言。印论萌生于有元一代,相对书论而言,当属、晚起。印论散见于古今印章专著、印谱序跋、翰札随感、印章款识、印人传记及印人论印诗之中,芜杂琐碎、藤蔓纠结。无论古来识文擅书之士征引既有书论以评印立说,还是当代贤杰如韩天衡、黄悼等对论印著述倾力采掘爬梳,又将印史与书史横向交叉进行观照和阐发,用实际理论成果修正原有认识的偏陋,以设法营建印学学科独立的努力一两者之品评语汇
3、、语义系统、阐述方式等皆从书论直接嫁接而来:印论与生俱有的后起性、移植性毋庸置疑。篆刻艺术筑基于书法,是就以篆书为入印素材之印面镌刻、印款以及印论书论两者关系而言的。本文仅拟论及印面篆刻方面,其余则另辟他文详述。共同构成篆刻艺术之美的书法、刀法、章法是印面镌刻三要素。其中章法对于整印形神之传达,无疑至关重要,失此难以成章。印论史上关于章法之功用及其与书法、刀法二者关系的体察颇深,至于书法、刀法及相互关系之论述亦甚为精详,然而鲜见有文章从物质媒介角度出发,将“笔”与“刀”提升至文化与历史的高度加以阐发。本文即试图以印面篆刻中书法
4、、刀法之物质形器一“笔”、“刀”的文化地位与主从关系为切入点,通过考察明清文人篆刻艺术流派因书法或刀法的侧重有别所导致之不同兴衰命运,对两者加以判析,从而突出强调书法对篆刻艺术的基础地位。第一章刀笔关系论论“笔”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书法》一文中写道:“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中国的毛笔使每一种韵律的表达成为可能。……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书法的抽象与玄妙,将人们的心目披上一层朦胧迷离的薄纱而不由自主地被引向形而上的阐释之路。《周易》曰:“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道器论成了
5、数千年来中国古哲指认和把握事物本质与现象、本体与表现之关系的一对思维范畴。无形迹者即道,有形迹者为器。“道”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具有永恒不衰的生命力;它是视而不见、搏之不得的绝对抽象,不为人的感官感知,只存在于人的逻辑思维之中,反映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与一切具象事物冥冥而合。器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具体的外在形式,是道的显现形态或物质载体。道于器中含,器乃道之显。道化为艺,即是“无形迹者”转化为“有形迹者”;艺承载道,即是有形之迹显现无形之迹。书法是书写者通过笔(特指毛笔)对文字进行徒手书写,随时间的流动在纸(帛、简、册、绢等
6、)上连续分割空间,留下线条痕迹。此时作品中所包含的对世界本体的形而上思考、对思想观念和内心情感的表达以及贯穿于书写过程中的种种思维规律和抽象法则,皆属于道;而一切具象形态(线条运动轨迹)、物质媒介(笔、墨、纸、砚等)以及对这些物质媒介的技术性操作(特别是笔法),皆属于器。单强调“道”之精神内涵而无视“器”之物质承载或仅有“器”之躯壳而失去“道”之灵魂,都将坠于一偏之失。刘熙载《书概》云:“书道造乎自然。蔡中郎但谓'书肇于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立天定人”言书道以“自然”为其本,书法乃“道”之外化与体现。“由
7、人复天”则言文字作为记录语言、传播思想文化(儒道礼乐文化思想)的工具,其书写必然要体现自然、社会秩序及其文化精神,即书法最终要返回到天地宇宙之秩序之中。这样,在古代中国,以毛笔书写文字这一平凡的行为被赋予了伟大乃至永恒的意义,使其于实际功用之外,承载或象征着独特的中国文化性格与艺术精神。接通“书”与“道”的媒介是“软则奇怪生焉”之笔:用以书写的毛笔已不只是简单形器了,而秉承了广泛而深论篆刻艺术的书法基础刻的文化内涵及道德含义。书以载“道”,笔以载“道”。客观地说,最高哲学范畴的道,最早是由老子提出并进行理论描述的,经孔门说《易
8、》而将其纳入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之中。老子之道基本属于哲学范畴。孔子提倡的“道”是“仁”、“义”之道,治国安邦之“大道”,具有极浓的人伦色彩和社会学意义。在道与技(艺)的关系问题上,庄子提出:"行于万物者,道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达到“游刃有余”时,便能进入一种“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