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社交素质培养途径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社交素质培养途径探究

ID:43861278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6

高职院校学生社交素质培养途径探究_第1页
高职院校学生社交素质培养途径探究_第2页
高职院校学生社交素质培养途径探究_第3页
高职院校学生社交素质培养途径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社交素质培养途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学生社交素质培养途径探究【摘要】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决定了社交素质的培养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而高职院校学生在工作实际中触碰到的社交方面的问题反映了社交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究了在学习过程中基于课堂对话情境下的社交素质培养的可能性。【关键词】社交素质;课堂对话;交际模式提及素质教育,它已不再是“常青藤”大学的专利,剑桥大学等其他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和学习,甚至在宿舍安排等细节上都考虑到了社交素质培养因索,为学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中国教育虽然

2、2经认识到最成功的教育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许多院校的教学模式仍处于传统教学的框架之中

3、。素质教育还没冇真正被纳入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体系中来。而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给职业教育已带来新的挑战,社交能力与专业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一起已被视为职业能力的三大支柱。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周志和阶段报告中反馈的信息中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刚踏入社会时存在着严重的社交障碍:与师傅之间的沟通,与同事之间的相处,与客户矛盾的化解,与同学关系的维护等等。社交能力的培养从步入社会才开始似乎已跟不上实际的需求,那么在大学校园这个准社会里社交素质的培养又该如何有效开展呢?社交素质(社交能力)指人们妥善处理一定的组织内部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它是建立在具体的情境基础上

4、的一种行为能力,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在校园生活这种特定类型的情境中,给学牛们营造一个良好交际的氛围,形成学生一一学生,学牛一一老师,学生一一领导三维的交际圈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具体办法可以通过开展学生团体活动,心理咨询,以及开设一些相关课程,比如素质拓展项目课程:演讲与口才素质项目课,有效人际沟通素质项目课等。然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的专业课或公共课的学习中渡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建环境来培养学牛的社交能力应该更具冇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课堂对话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往往被人们理所当然地等同于教师的独白。其实,课堂对话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在课堂情境下学生沟通能

5、力的培养为将來在工作情境下以及社会特定情境下的社交能力的培养做准备。r前高职院校正大力推行行动导向的项n化教学和任务化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屮,多数情况下需要学生结对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任务。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三种教学活动形式:1•独自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2•结对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因此形成了师——生,生——生(1对1),生——生(1对团体)三种主要交际模式。生一一生(1対1)的交际是比较容易的。因为这种交际多数是建立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之上。他(她)会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或者比较能够包容,抑或比较欣赏的学生作为交流对象,交际效果通常良好,不会有

6、太大压力。问题多出现在师一一生关系和生一一生(团体)关系的交际中。以下从这两个层次重点分析课堂对话在学生社交能力培养方面的潜力。一、师生交际模式师生间的交际课堂上主要体现在提问和布置任务去完成这两个特定的情境屮。如教师检查作业就其屮一个问题提问时,学生的回答有以下几种可能:A.“不会”沉默不语C•“老师,我忘做作业了”D.大意正确,表达不清楚E.正确回答。与Z相对,老师的回应也会存在几种可能:1..训斥2.、无奈3、反感4.、鼓励5、赞赏。在师一一生交际模式的课堂对话中,学生的个人责任(个人行为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展现,诸如,大声清晰表述的能力,态度谦恭地表达自己的能力,判断评价

7、和解释自己观点的能力。另外个人责任还体现在反思能力上,譬如対自己回答问题时所持的态度(情感)的反思,对被选择回答问题这件事可能对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贡献的反思等。除此之外,个人行为能力还表现在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的接受态度上,全盘接受,批判性接受,还是恶意批驳等。再则,在整治教学纪律时,譬如时下成风的课堂玩手机现象,师生之间也难免会产生摩擦,学生被老师捉到后,师生之间的对话可以是疾风骤雨式的,也可能是和风细雨式的,还可能是冷战式的。因此,课堂对话情境下的师生关系可谓是小文章中蕴藏着大道理,科学合理有效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是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二、生生(1对团体)交

8、际模式在高职院校项目化和任务化教学模式中,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己经成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新常态。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面对与其他小组成员沟通协作完成任务的挑战。不难发现有些学生非常活跃,另一些学生可能很安静,还有一些学生参与程度一般。这种参与频率的差异换个如度来看反映出的是学生社交能力的差异。非常活跃的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强烈,团队合作意识也比较强,而表现一般的学生往往倾向于自己去研究探索,偶尔发表一下看法,个别学生一言不发,几乎把自己游离在小组成员之外。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