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体格检查细则2013版

胸部体格检查细则2013版

ID:43852648

大小:2.09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5

胸部体格检查细则2013版_第1页
胸部体格检查细则2013版_第2页
胸部体格检查细则2013版_第3页
胸部体格检查细则2013版_第4页
胸部体格检查细则2013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部体格检查细则2013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胸部体格检查方法细则A.视诊1.检查者应面对病人站立,观察胸廓外形和对称性估计病人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正常为1:1.5)。注意胸廓外形的变化。附:如前后径短,少于左右径的一半,则是扁平胸。胸骨明显下陷限制肺的活动,称为漏斗胸。鸡胸是胸骨前突的一种常见畸形,但一般不影响肺通气。2.观察计数呼吸频率触诊脉搏后,继续将手指置于病人腕上,而将视线移至病人胸部,观察和计数呼吸频率。计数30秒钟的呼吸次数,乘2可得每分钟呼吸次数。当检查者计数呼吸频率时,绝不要告诉病人。因为当一个人注意自己的呼吸时,他会不自觉地改变其呼吸深度和频率。附: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不正常的呼吸减慢称为呼吸过缓;

2、而太快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过速。过度通气是指呼吸过快过深,通常与代谢性酸中毒有关,此又称为库斯莫尔(Kussmaul)呼吸。其他还有一些异常的呼吸类型。呼吸困难是指呼吸频率增快且呼吸费力。如果呼吸费力主要是在吸气阶段,则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如果呼吸费力主要是在呼气阶段,则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在儿童和成年男性,呼吸主要是依赖横隔的运动,即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女性,则主要依赖肋间肌肉运动,即以胸式呼吸为主。生理状态下,一般人两种呼吸共存,程度不同而已。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增强,可见于广泛肺炎、肺水肿、重症肺结核、大量胸水和气胸、肋间神经痛和肋骨骨折等。腹式呼吸减弱而胸式呼吸增强,可见于腹膜炎、大

3、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及妊娠晚期。B.触诊3.触诊气管,确定气管位置嘱病人两眼平视正前方,双肩在水平位且两侧等高。检查者以一手食指和无名指分别置于病人两侧胸锁关节上,用中指触诊气管或气管与胸锁关节之间的间隙,从而确定气管的位置。附:正常人,气管与两侧胸锁关节的间隙相等,即气管居中。另一方法是置食指于胸骨切迹处轻轻往一侧移动手指感觉气管的位置,然后再从胸骨切迹往另一侧移动手指,如此判断气管是否在中线上。一些肺部疾病、胸膜疾病和纵隔的移位会推或拉气管而使气管偏移中线。1.触诊胸壁有无压痛所有胸壁部位都应触诊有无触痛。“胸痛”为主诉的病人可能只是局部肌肉骨骼疾病而非心肺疾病所致,故

4、需仔细检查胸壁所有部位有无压痛。检查者置一手于病人背部,同时另一手于胸骨上向后加压,若病人疼痛,则最明显的疼痛点可能是肋骨骨折部位。触诊时还应注意胸壁的弹性(需结合年龄因素考虑)、肋骨是否变得更水平以及肋间隙的宽度。附:捻发感是触诊胸壁皮肤的一种特殊感觉,提示皮下积气。捻发感类似手握雪团的感觉。2.在前胸检查胸廓扩张度检查者站于患者前面,双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指间留一块松弛的皮摺。指间距约2cm,手掌和其余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嘱受检者做深呼吸,观察拇指随胸廓扩张而分离的距离,并感觉呼吸运动的范围和对称性。3.在后胸检查胸廓扩张度检查者站于患者后面,双

5、拇指在第10肋水平,对称地放于受检者后正中线两侧数厘米处,拇指之间留出松弛的皮摺,手掌和其余伸展的手指置于后侧胸壁。嘱受检者做深呼吸,观察拇指随胸廓扩张而分离的距离,并感觉呼吸运动的范围和对称性。1.触诊胸膜摩擦感检查者将双手轻贴病人呼吸动度最大的部位即前下胸侧部或腋中线第5、6肋间,令受检者反复做深慢呼吸运动。此时若感到脏、壁层胸膜相互摩擦的感觉,即胸膜摩擦感。胸膜摩擦感通常于呼吸两相均可触及,以吸气末与呼气初比较明显。若屏住呼吸,则此感觉消失。附:正常时胸膜脏层和壁层之间滑润,呼吸运动时不产生摩擦感。当各种原因引起胸膜炎症时,胸膜表明粗糙,呼吸时两层胸膜互相摩擦,可触到摩擦感。似皮革相

6、互摩擦的感觉。胸膜摩擦感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炎、胸膜原发或继发肿瘤、胸膜高度干燥(如严重脱水时)、肺部病变累及胸膜(如肺炎、肺脓肿、肺栓塞)、其它(如糖尿病、尿毒症等)。2.检查触觉语颤(语音震颤)检查上胸部时,令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两手从其肩部按在上胸部触诊。检查前胸部时,以仰卧位比较合适,也可取坐位。检查背部时,令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患者背后触诊较方便。检查者以两手掌或两手掌尺侧缘轻轻平放于受检者胸壁两侧的对称部位,令患者反复说“1、2、3”,或发长声“衣”,小儿应趁其啼哭时触诊。此时检查者手掌可有震动感。若此种震动感较对侧相应部位或正常人增强则为语音震颤增强。检

7、查时应反复比较两侧对称部位,并根据需要,嘱受检者提高声音或降低声调。附:语音震颤为受检者发出声音,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的震动,并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语颤。语音震颤的强弱与气道是否通畅以及胸壁传导性有关,能反应胸内病变的性质。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支气管阻塞(如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支气管分泌物增多等)、胸膜高度增厚粘连、胸壁皮下气肿或皮下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