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梁启超和他的治国理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奇才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看到这句话,大家想到的必然是梁启超,这几句话就是出自他的<<少年中国说>>.可是多少人知道梁启超是如何写出这么一篇大气磅礴的散文呢?本文作于光绪二十六年,当时日本和西方列强污蔑我国为“老大帝国”,而此时的清政府官场糜烂不堪,大义泯灭,龟鬼横行,梁启超为国之现状痛心,想根本上拯救糜烂的清朝,帮助人们克服氏族传承5000年的谎言,断了崇洋媚外的根源,了结卖国而偷生的情愫写了这篇文章说明中国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
2、年中国。梁启超所说的“国”,是理想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他认为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官吏已经腐朽,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并且坚信中国少年必有志士,能使国家富强,雄立于地球。他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思想并对此有积极乐观的民族自信心。那一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将梁启超对“少年中国”未来的热切追求和美好向往抒发得淋漓尽致. 梁启超是个文人学者,著有《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主人自说》《中国文化史》《饮冰室主人全集》等著作,文采斐然,但是我们知道的梁启超也是一个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从他的《变
3、法通议自序》《论不变法之害》《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都体现了他对国家时事的关心和对治国的见解.谈到梁启超的改良之路,不得不提到两件重大的事件: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突然传至京城,在此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梁启超、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公车上书”里提出了四项改变国势的办法:一、下诏鼓天下之气;二、迁都定天
4、下之本;三、练兵强天下之势;四、变法成天下之治。前三项只是权益应敌之策,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虽然,公车上书最终是失败的,但这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公车上书”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办了《时务报》。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5、终于,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维新派人士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兴建了不少学堂,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势
6、力过于弱小,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再加上强大的顽固势力阻挠导致戊戌变法百日后就被迫离开历史舞台.虽然如此,戊戌变法仍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这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
7、识;这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
8、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