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精神残疾ppt课件

心理健康与精神残疾ppt课件

ID:43818435

大小:674.00 KB

页数:96页

时间:2019-10-15

心理健康与精神残疾ppt课件_第1页
心理健康与精神残疾ppt课件_第2页
心理健康与精神残疾ppt课件_第3页
心理健康与精神残疾ppt课件_第4页
心理健康与精神残疾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与精神残疾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注重心理卫生预防精神残疾一、概念1、心理健康2、精神障碍3、精神残疾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对健康的释义:人的健康是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互相依存和辩证统一的人的心理健康是个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2、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甚至增加患者的残疾、死亡的危险性。要点:心理功能异常和社会功能的缺陷或受损,二者缺一

2、不可。心理功能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情感、行为和人格等社会功能包括:自我照料、人际交往、工作学习、社会参与等3、精神残疾精神残疾的定义: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要点1:所有类别的精神障碍都可能导致残疾要点2:持续时间是指本次病程,而不是总病程要点3:未痊愈,未治愈?要点4: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严重程度二、相关标准二、相关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的关系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途径、方法1、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有良好的心境3、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流能力4、良好

3、的社会适应能力5、坚毅的意志品质6、健全稳定的人格7、道德高尚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精神健康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精神健康轻性精神障碍精神病·精神愉快·情绪不稳·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精力充沛·效率下降·人格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冲突·适应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一种理想和追求几种状态之间并无严格界限,可以相互转化心理健康容易心理异常心理疾病精神病容易较难难精神疾病与心理障碍间的转化示意图2、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认知因素并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心身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知、情、意的和谐自我和谐主动适应与调节3、增进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途径生理

4、途径优生优育,避免遗传疾病营养保证,预防传染疾病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休息娱乐,情绪调解,消除疲劳3、增进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途径心理途径情感关怀,养育氛围促进社会化发展家庭、学校、社会提供科学的教育训练给与心理支持和帮助,及时缓解心理压力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情绪控制调节发展人际关系树立健康的人生观3、增进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途径社会途径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来自社会的压力良好的政策,机构、设施消除危害健康的因素,控制污染、疾病防治建立健全心理卫生社区三级防治网络大众媒体的宣传全社会都来关注,消除偏见……4、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5、习惯要有自知自明,能接纳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时地寻求帮助与支持提高适应与应对技巧通过实践开发自身的潜能,保持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消除各种不良影响,预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发生三、精神障碍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影响及危害精神障碍常见症状精神障碍常见临床疾病精神障碍的治疗精神障碍的预防(一)精神疾病简介精神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世界上大约有1∕10的成年人在某个时刻存在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在成年人中的终生患病率大约为1%,美国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3‰。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

6、3.0%-3.4%,90年代上升到5.5%-7.8%。(一)精神疾病简介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1982年全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为10.54‰,终生患病率为12.69‰.1993年第二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时点患病率为11.18‰,终生患病率为13.47‰。目前,我国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和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二)精神疾病的分类可分为轻性与重性两大类轻性精神疾病: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有一定的自知力,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都基本完好,尚

7、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能保持与环境适应能力的一类疾病,例如神经症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具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明显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而且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发病时,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丧失或部分丧失辨认能力,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容易出现肇事、肇祸行为。(二)精神疾病的分类三套分类系统:ICD-10,DSM-Ⅳ,CCMD-Ⅲ0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其它精神病性障碍3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4神经症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二)精神疾病的

8、分类(续)5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冲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