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03432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文大阅读现代文大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点,更是难点。好些同学抱怨看完文章后答题却是无从下手。今天就讲讲大阅读一些解题可采用的步骤与方法。一、读懂文章 读懂文章是解答问题的前提。近几年的文学作品鉴赏以议论文、散文居多,并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相反,它却恰好地考查了考生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所以在解答题目之前,必须先排除障碍读懂文章。1.看结构层次 不管什么文体的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层次性。议论文,要读懂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围绕观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以及如何组织这些材料加以
2、论证的;划清局部段落结构及整体结构,通晓行文思路。散文,要读懂作者的情感、情感基调;围绕情感(或物)作者叙写了哪些人事物。练习:《创造宣言》第1题作者围绕“教育者应该创造”的观点,批评了五种错误观点(反面材料)并得出结论,就具有很强的层次性。练习:《长城》第1题作者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顾,回顾了长城的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钝的标志及现在的开放、自信,脉络清晰,古今对比分明,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与自信。建议:平时练习,看完文章后再回头,不妨划分段落,给文章概括段落大意。2.看写作手法 在文
3、学作品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有渲染、衬托、铺垫、象征、对比、比喻、拟人、引用、人称变化等;结构上采用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照应等表现手法;语言上采用正话反说、诙谐幽默等技巧。 阅读时,必须具备一双慧眼,识别作者所用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语言表达技巧,关键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渲染是为了烘染某种氛围、人物心境;衬托有正衬与反衬之分,它们分别衬托什么;铺垫给下文情节产生的必然以一种暗示;象征是利用景物的特征或隐含内容来象征人的品性、节操;对比是为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练习:《长城》第2题建议:掌握写作方法的作用
4、,有些用法的相关套语可以尝试在答题中选择使用。3.看重要词句 作者在行文中往往运用了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词句或在行文结构上能起到一定作用的语句或在抒发情感时、描写景物时使用一些带有明显情感基调、景物特点的语句。 如在词语方面应具体注意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表现作者主题思想的词语、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等;在语句方面应具体注意语义比较含蓄利于发挥的句子、表现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它们都是命题的对象。建议:阅读时养成圈划的习惯。
5、 试以过渡句、连用问句、比喻句为例: ①过渡句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外,还有一定的概括性,在阅读时必须明确它所概括的具体内容。练习:《天鹅》第1题第三节开头以“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作过渡句。很明显,此过渡句除承上又启下的作用外,“天生的美质”包含了以上两节文字的内容。 ②连用问句一般用来抒发强烈的情感,在阅读时就必须明确作者所抒发的何种情思。练习:《废园外》 此段文字中,作者连用了三个问句,只要结合文章主旨(“作者对年轻生命被扼杀的无限痛惜和对卑劣、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就能很好地答出它的作用
6、:“敌人的卑劣、少女的惨死,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他要控诉、抗议,而黑暗、寂寞使他无法倾诉,倍感压抑,作者连用三个问句正是为了能更鲜明强烈地表达这种无法抑制的悲愤之情”。③比喻句在论证或叙述中,能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或使描写的景物更加的形象生动。练习:《船之旅》 读懂了文章,知晓了文章的词句、手法及结构层次,就等于现代文阅读理解成功了一半。下一步就可以答题了,但注意审题。 二、审题 审题是做现代文阅读理解至关重要的一环,许多同学平时的训练中不注意审题,在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基础上盲目答题,导致惨重失分,那么从哪些方面审题
7、呢?1.看配分 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的暗示。如是4分题,是要求考生利用概括精练的语句从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来说在题目的设置上,出卷人在作答处已标明了“(1)(2)”序号,如是出卷人未标明序号,4分题也暗示了考生应如何作答,只是在答题时,考生要标明序号,如此可体现一个考生的答题素质和修养,4分题配分法在许多阅读理解题目中均有涉及。《西溪》开头引用史料的作用。 如是6分题,分值重,能力性强,有两种暗示可能:一是要求考生依据原文含义,凭靠主观想像答题,只答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可;二是要求考生着眼于全文
8、,根据文章的潜在告知,寻找答案(稍加压缩),只答出三方面或任意三方面的内容即可,如此题目,命题人一般都标明了序号。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本文作者却说它“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6分)从这些配分情况来看,答题除用语须高度概括外,那就是具有层次性,而这个“层次性”不是无中生有的,它往往就是文章段落或全文层次的映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