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PPT合集[1]

新闻评论PPT合集[1]

ID:43783833

大小:6.60 MB

页数:185页

时间:2019-10-14

新闻评论PPT合集[1]_第1页
新闻评论PPT合集[1]_第2页
新闻评论PPT合集[1]_第3页
新闻评论PPT合集[1]_第4页
新闻评论PPT合集[1]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PPT合集[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电子文本供评论课教师参考使用请尊重原本的完整性和作者、制作者的著作权新闻评论教程电子讲义马少华著制作:徐菁菁(第一、二、十五讲)刁莹(第三、四讲)杨丽(第五、六讲)吴艳玲(第七、八讲)沈闰州(第九、十讲)翟钟磊(第十一、十二讲)李成(第十三、十四讲)第一讲新闻评论的性质与思维特征新闻评论的多重属性一、人们意见传播与交流的实用工具;二:应用文---实用文体;三、议论文;四、大众传播的新闻媒体这个近代条件下的特殊规定性――它相对独特的形式要求。为什么要了解新闻评论的多重属性?一、以更开阔的视野认识和理解新

2、闻评论;以更开放的心胸接受增强新闻评论写作能力的资源。二、在区别中加深认识新闻评论的思维特点与表达特点。为什么要了解新闻评论的多重属性?《批判性思维与传播》:“论说”——人的普遍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三大范围私人专业公共领域多种情景立法争议法庭辩论选战演说公关广告大学生辩论赛研究的面包括:接受者的研究、影响接受的文化、价值因素,论说的环境研究、以及论说的伦理、论说谬误的辨识等从文体特征的角度认识新闻评论(1)表达的实用文体:与美文相区别(2)讲究效率的实用文体:与私人书信相区别(3)现代大众传播的实用文体:与

3、古文相区别这些区别有一个核心点:传播效率从文体特征的角度认识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和规范就是效率。学写评论,就是学如何更有效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新闻评论作为应用文是一种效率文体。就像消息是一种文体一样,新闻评论与新闻的其他文体及标题、版面等处理方法,都讲求效率。从文体特征的角度认识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为什么要强调效率?1、这种效率取决于新闻文体的载体——大众传播媒体2、取决于读者的对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新闻纸、新闻节目的特殊的心理节奏——就是匆匆忙忙的。如果你不能有效率地表达,那么传播就是失败的

4、。从文体特征的角度认识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效率性语言:高度概括的叙事,尽早出现的判断句、简洁的文笔结构:评论中不同内容先后次序的处理及其节奏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论说文或政论的地方:1、传播对象:新闻媒体的受众--不确定的陌生人;2、评论对象:直接的、即时的事物;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论说文或政论的地方:3、文本结构的不同:新闻评论是简洁的事/理结构:由事说理,依理评事。并不一定要形成一个完整、周延、自成一统的逻辑与概念的结构。后者是一般论文和政论的形式特征。新闻评论的思维特征两种思维方向:发散式与收敛型1、新闻

5、评论的思维方式属于收敛型。集中体现在:第一:集中于对象――也就是新闻事件;第二:集中于论点――也就是集中于对新闻事件的判断。新闻评论的思维特征注意:人们的“忽然想到”和“忽然理解”,往往是发散型思维的表征,在新闻评论的思维和写作中一定要加以小心。新闻评论的思维特征人类的思维形态:逻辑的、形象(想象)的与直觉的2、现代新闻评论以逻辑思维为基本特征。它以逻辑推理作为认识问题和说服读者的主要手段。联想和比喻在表达传播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它不能够代替推理论证。第二讲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形式特征从中国新闻评论史看

6、新闻评论的演进中国近代以来新闻评论的发展轨迹,比较清晰地显现出表达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轨迹比较清晰地表现为从“论说”到“时评”的文体演变。这样一个演变发生于20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早期报纸言论形态——“论说”我国近代早期报纸上的议论性文章,基本上是古代论说文的形态。左图为《东方杂志》“社说”报样中国早期报纸言论形态——“论说”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以早期著名政论家王韬、郑观应为例说:“他们的文章都不是新闻评论,几百篇的论说,没有一篇和新闻相结合。他们的不少政论没有完全突破‘托古证今’的老

7、路。”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1904年前后《时报》等报纸言论的形式创新“时评”:具有鲜明的现代新闻评论形式特征的时事短评文体胡适谈《时报》的时评(《十七年的回顾》):“时报的短评在当日是一种创体。”《时报》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胡适谈《时报》的时评(《十七年的回顾》):“用简短的词句,用冷隽明利的口吻,几乎逐句分段,使读者一目了然,不消费工夫去点句分段,不消费工夫寻思考索。当日 报人的程度正在幼稚时代,这种明快冷刻的短评正合当时的需要。”“时报出这种制度之后,十几年之中,全中

8、国的日报都跟着变了。”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范荣康(《新闻评论学》):“我们不妨说,‘时评’的兴盛是对‘论说’的一种挑战。有了时评,那种坐而论道的长篇论说文章就很难再照老样子做下去了。”《东方杂志》时评报样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时评”再度兴盛现象时评复兴的当代背景——普遍表达的需求1998年11月:《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开栏2005年4月:《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开栏《人民时评》时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