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团队建设进度

[精品]团队建设进度

ID:43763953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团队建设进度_第1页
[精品]团队建设进度_第2页
[精品]团队建设进度_第3页
[精品]团队建设进度_第4页
[精品]团队建设进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团队建设进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人才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简介工作动态加入日期:2005-1-1014:57:21来源:作者:admin点击:2836山西人学科学技术禅学研究屮心在人才管理、引进和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來进行:一、内部整合上,以学科群建设带动人才建设本学科群的管理结构是:以首席专家为学科核心一一以创新团队为学科基础一一以重点研究基地为学科依托一一以学科群建设为学科冃标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这一发展模式,木学科群的人才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优化整合,形成了梯队整齐、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在50岁以上的年龄段上,以学科群百席专家郭贵春教授为核心。郭贵春教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

2、委员会委员,在该委员会的98名委员中,郭贵春教授是惟一來自地方院校的委员,同时他也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不仅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而且在整个哲学学科,他冃前是全国公认的几名哲学家么一。木学科群首席专家的这一学术地位,在国内哲学领域内是首屈一指的,首席专家的这一学术地位把整个学科群的建设都提高到全国最高的位置上來进行。在40岁到50岁的年龄段上,以学科带头人成素梅教授为核心,包括高策教授、乔瑞金教授、魏屹东教授等人。成素梅教授在物理粋学的研究方面,是国内公认最好的学者之一。高策教授的地方科技史研究、乔瑞金教授的技术哲学、魏屹东教授的STS研究,都体现出很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学术影

3、响。在30岁到40岁的年龄段上,以学科带头人殷杰教授为核心,包括李红教授、闫莉副教授等人。殷杰教授是哲学学科近年來出现的具冇全国性影响的新一代青年学者乙一,从1999年开始至今,哲学学科总共评出10篇全国优秀博•丄论文,殷杰获得了2004年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殷杰是我们学科群冇博士点以來培养出的第一批博士,他的发展是本学科群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标志之-。郭贵春、成素梅、殷杰三位为核心,本学科群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形成了由校内的11名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创新团队,包括郭贵春、高策、乔瑞金、成素梅、张汉静、魏屹东、张培富、殷杰、李红、薛勇民、闫莉。本团队全部具备高级职称,其屮博士或在读博士10人,有

4、出国经历的8人。在这一团队的基础上,木学科群形成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与STS、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史基础理论、社会科学書学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本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对2000年以來的著作、论文、课题、获奖等多项指标统计表明,这一科研创新团队冃前已经成为了国内相同领域中,成果最多、人员最为齐整、素质最高的科研创新团队。2000年以来,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内最具学术影响力的事件,包括唯一的人文社科基地、国家重点学科、教冇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冇部重人招标课题等,都由木团队所取得。对此,我国老一辈科学技术哲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黄顺基教授在全国科学哲学会议上

5、,明确指出“山西人学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屮国科学押学研究特色的学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带头人曾国屏也认为,“山西大学抓住契机、异军突起,儿乎垄断了国内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学科发展上,自1998年有聘士点以来,再没有给其他学校留下任何机会”。因此,木学科群现在的目标已经不仅是定位于国内,而是逐渐要在世界科于技术哲学领域内形成更大的影响。这种学科群的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有利于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上做到有的放矢,既不盲口引进,又有目标的培养各方向所需的人才;有利于保证学科群发展屮人才队伍总量要与学科需求和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队伍结构与学科布局和调整相适应,人才工作机制与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从而形成了

6、以学科群建设和科学研究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创新群体的形成为重点,外部引进和内部扶植相结合的人才发展战略思路。二、外部联合上,以制度化建设推动人才建设本研究基地在科研的外部联合上,实行以科研课题为核心的科研人员聘任制度,打破终身制,研究人员的选聘突破地域限制,而向全国招聘。具体办法包扌舌:1.按照“带课题和经费进基地、完成课题示出基地”的原则,每年而向全国招标木研究基地提出的三个重人课题,投标者为本领域的全国专家,经研究基地的学术委员会投栗屮标示,中标者将与木基地签订责任、权利和利益明确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定期聘•任合同。2.屮标者签订课题研究合同,就成为木基地的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需要进驻

7、木研究基地从事项目研究。-•般要求每年校内专职需要驻所6个月,校外专职需耍驻所3个月;校内外兼职每年需要驻所1个月。3.受聘驻所的专兼职研究人员所在单位应提供同意其驻所的有效证明。要保证在研究人员驻所期间原单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同时要求该证明得到研究人员原所在单位主管校长签字和木人签字。4.为保证研究基地的稳定性和开放性,要求驻所研究的校内专职人员不应少于7人,校外专兼职人员不应低于校内专职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