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讲义传染病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讲义传染病学

ID:43753781

大小:407.13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13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讲义传染病学_第1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讲义传染病学_第2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讲义传染病学_第3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讲义传染病学_第4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讲义传染病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讲义传染病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总论儿个常见的概念:传染病、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学。传染病是指rti病原微牛物,如航毒休、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休、支原休、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示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均属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故不一定是传染病。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人体内、外坏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及防治规律的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并研究其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以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我国对传染

2、病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6个病°2003年后,由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出现,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增至37个病,甲类2个包括鼠疫和崔乱,乙类包括病毒性肝炎等25个病(新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高致病性禽流感),丙类包括10个病。一、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感染是指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主过程。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就开始了感染的过程。感染后的表现収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T预如药物、放射治疗等因素有关,病原体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可出现以下不同结局。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就开始了

3、感染的过程。病原体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可出现以下不同结局。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界性免疫、特界性被动免疫、获得的特界性自动免疫而清除。2.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型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杲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纽•织损伤,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测异常。诊断依赖免疫学检杏检出特异性抗体。3.显性感染:又称临床型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且由于病原体本身和(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出现临床表现而发病。4.病原携带状态: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病原携带者按病原休的不同可分为病毒携带者、细菌

4、携带者及原虫携带者。按其发生于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之示,分别称为健康或恢复期携带者。如携带病原体时问持续3个月以上,则称为慢性携带者。由于携带者持续排出病原体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不引起人们注意,成为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5.潜伏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乂不足以将病原休清除,病原休便可长期潜伏卜•來。一旦人体免疫功能卜•降,才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潜伏性感染一般不排出病原体,因此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病人隐淮感粋病原抵带看量感染的动朝传播

5、途径呼吸道传掃消化道传播挨触传橋人群易感性免疫性虫揺传檣血液”体液林人群対传染病普逅易感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一)有病原体一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原体,病原体可以是微牛•物或寄生虫。(二)有传染性一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例如耳源性脑膜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三)有流行病学特征一传染病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在流行过程屮受白然因索和社会因索的影响,表现出相应的特征: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四)冇感染后免疫力一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经感染某种病原体后均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四、传染病的诊断(一)临床资料1•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发病的诱因和起病的方式对传染病

6、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细致的体格检査。3.除了解一般感染性表现外,应了解器官组织特征性表现,例如剧烈的头痛提示脑炎脑膜炎,腹痛、腹泻提示胃肠道感染。(二)流行病学资料1•某些传染病在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生活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方而有高度的选择性。2.有无感染该病的可能,是否为流行区,是否为流行季节,有无与传染源接触的历史等。3.有无发病的可能,既往是否患过该病,是否接种过疫苗等。(三)实验室检查1•一般检杏:血、尿、便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杳,其中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用途最广。2.病原学检查:病原体直接检出病原体分离培养。3.免疫学检查:特界性抗

7、原或抗体的检测。4•分了生物学诊断:DNA探针技术。(四)其他检查1•内镜检查:支气管镜、胃镜、结肠镜等。2.超声检查。3.影像学检查:CT、MRL4•活体组织检查。五、传染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1•治疗病人,促进患者康复。2.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二)治疗方法1.--般及支持疗法:包括隔离、消毒、护理、心理治疗;合理饮食、补充营养、水电解质平衡等。2•病原(特效)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疗法。5.中医中药及针灸疗法冇清热、解毒及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六、传染病的预防预防工作应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坏节进行,不同传染病可以不同坏节为重点采取相应措施

8、。从事传染病的医务工作人员,应有防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