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Ilt3gtS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

水稻Ilt3gtS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

ID:43733921

大小:532.21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9-10-13

水稻Ilt3gtS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_第1页
水稻Ilt3gtS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_第2页
水稻Ilt3gtS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_第3页
水稻Ilt3gtS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_第4页
水稻Ilt3gtS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Ilt3gtS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水稻I<,3>S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姓名:徐先战中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指导教师:施碧红;赵明富20090601摘要水稻品种的抽穗期决定了一个品种适合的种植区域和生产季节,是水稻的一个育种指标。为了阐明其抽穗期遗传本质,本研究利用I3S为供体亲本,与938杂交、回交、自交,获得的BCiF2群体,对抽穗期和光温敏核不育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抽穗期遗传分离比呈1:2:1,受一对基因控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而光温敏核不育基因遗传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同时,利用该群体隐性个体在遗传图谱上选取

2、448对SSR标记对抽穗期基因和光温敏核不育基因进行定位分析,结果发现抽穗期基因与位于第8染色体靠近端粒附近的SSR标记RM25连锁,遗传距离为0・3cM,暂定名为Hd-x;光温敏核不育基因与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RM424标记连锁,遗传距离为2L2cM.为了进一步靠近目标基因,我们在2号染色体上RM424附近,筛选了60对额外的标记用于进一步的定位分析发现不育基因与分子标记4039-1共分离。连锁图谱的比较分析表明该不育基因位置与在安农S-1中的温敏不育基因tms5的位置可能相同,是否等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关键词:水稻,抽穗期,光温敏雄性核不育,遗传分析,SS

3、R定位中文文摘光温敏不育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其发现和利用使杂交育种从三系转为两系成为可能,同时为更广泛的利用水稻亚种间杂交优势创造了条件。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是两系不育系的核心元件,它与两系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有最直接的联系。抽穗期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其长短决定了一个品种适合的种植区域和生产季节,是水稻育种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进行定位、分离和克隆,可以了解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现象和生育期的遗传本质以及光温反应对水稻抽穗期长短和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作用机理,从而为培育不同生育期并且育性安全的优质、髙产水稻奠定了基

4、础。I3s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光(温)敏不育系,其不育性稳定,制种安全、具有较高的产量配合力;利用其配制的福两优63熟期早。938是93-11的选系,而93-11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两系恢复系。本研究以供体亲本I3S和受体亲本938杂交的后代BC1F2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对水稻光(温)敏不育性状和抽穗期相关位点的性状进行遗传规律分析,并将控制相关性状的基因分别定位在2号和8号染色体上。对水稻核不育基因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分析以及其控制路径研究将会对水稻的分子辅助育种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对I3S、938及其杂交后代BC1F2群体的遗传性状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性

5、状基因进行定位。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2007年夏季在福州水稻研究所基地自然长日条件下,光温敏不育系亲本I3S的植株髙度不育,而在低温短日条件下表现为可育。利用供体亲本I3S与受体亲本938杂交,其Fi代植株高度可育,并且育性稳定。杂交后代BCiF2群体的育性表现为高度可育和高度不育两种类型,其中不育株为153株,可育株为492株,可育株与不育株之间的比率为3.22:lo利用拟合度检验分析,符合孟德尔单基因控制的F2分离比3:1。表明光温敏不育系hS中的不育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且等位基因可育对不育表现为完全显性。在I3S中以纯合隐性状态存在,控制其在长

6、日高温下表现不育。2.利用上述群体,待植株抽穗时,隔日逐株观察记载亲本和群体的抽穗情况。以每株主穗抽出1cm作为该株抽穗的标准,以播种期到抽穗期的天数作为抽穗期,得到亲本及其分离群体单株的抽穗期。其中I3S植株平均生育期为64天;938植株平均生育期为96天;BC1F2群体抽穗期呈现连续正态分布。以76d和87d为分界,群体早熟植株,中熟植株与晚熟植株的数目分别为160、319、166,分离比例约为h2;-1,并且中熟植株的抽穗期稍微倾向于晚熟。遗传分析表明控制I3S抽穗期早熟性状的为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并且晚熟对早熟表现为不完全显性。3・在已发布的遗传连锁图

7、谱上选取448对SSR标记,对I3S和938的亲本之间进行多态性检测。筛选岀85对SSR标记,多态性比率为19.0%o利用筛选出的85对多态性标记结合BSA法把不育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在2号染色体上,与RM424的遗传距离为21.2cM。为了进一步定位该基因,在RM424标记附近重新筛选了60对额外的分子标记。对BCiF2群体的高度不育单株进行重组分析,又找到5个连锁标记RM5897、RM6247、RM7575、4039・1和C365-1与目标基因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2・29cM、2・93cM、0・98cM、OcM和2.29cM。I3S不育基因与位于第2染色体

8、的标记4039-1共分离。同样利用筛选出的85对多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