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第3讲 新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 第3讲 新精神分析

ID:43731989

大小:976.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0-13

《人格心理学》 第3讲 新精神分析_第1页
《人格心理学》 第3讲 新精神分析_第2页
《人格心理学》 第3讲 新精神分析_第3页
《人格心理学》 第3讲 新精神分析_第4页
《人格心理学》 第3讲 新精神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 第3讲 新精神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讲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第一节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第二节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第三节自我心理学第四节社会文化学派第一节分析心理学一、荣格生平与分析心理学的特点(一)荣格生平1.梦(与母亲有关的、与弗洛伊德相互分析梦、自己释梦)2.幻想(人物、形象)3.神秘现象(饭桌裂缝、刀片碎裂、亲戚家的聚会、考察宗教等)(二)分析心理学的特点1.对里比多的不同解释2.潜意识的内容更丰富3.对自我的解释不同4.更加神秘和深奥5.对人性的态度不同(一)人格结构1.意识其核心是自我2.个体潜意识主要内容:情结3.集体潜意识主要内

2、容:原型(原始意象)人格面具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阴影自性(self)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人格理论(二)人格动力“里比多”不是单纯的性能量,它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其本质是欲望,它可以与生理能相互转化,后来荣格逐渐用“心理能量”取代“里比多”。(三)人格发展阶段个性化:在意识的指导下,使意识的心灵和潜意识内容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1.童年时期2.青年时期“精神的诞生”3.中年时期最关键的时期4.老年时期(四)荣格的心理类型学1.态度类型:内倾与外倾2.功能类型:理性功能(思维与

3、情感)非理性功能(感觉与直觉)3.组合(1)外倾思维型科学家、科学狂(2)外倾情感型女性(3)外倾感觉型男性/流行音乐家(4)外倾直觉型商人、政客(5)内倾思维型哲学家(6)内倾情感型女性、艺术鉴赏家(7)内倾感觉型艺术家(8)内倾直觉型预言家、神秘者、宗教狂热分子优点: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扩展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强调人格的整体性拒绝了弗洛伊德以性本能解释行为的观点开创了内外倾个体差异研究缺点:1.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科学依据2.对先天遗传因素给予了过多的关注3.充满了神秘主义和宗教的色彩三、荣格的

4、分析心理学简评第二节个体心理学一、阿德勒的生平和个体心理学的特点(一)阿德勒的生平1.体弱多病、车祸(年幼)、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学习成绩差2.与弗洛伊德的经历相似、但感受相异(犹太人、弟弟夭折、家庭成员众多、专业组织、目睹了大战、对美国人的态度)(二)个体心理学的特点社会力量决定人的行为强调人格的整体性意识才是人格的中心强调未来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轻视性因素的作用对人类持乐观态度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人格理论(一)人格动力器官缺陷、自卑感及其补偿生理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缺陷,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弥补;心理

5、上都有自卑感,可以进行补偿,但也可以发展自卑情结。追求优越优越感是每个人奋斗的目标,它包含着完满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人总是力图从低劣地位上升到优越位置,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优越和完美。易产生优越情结而忽视他人和社会。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愿望和需要。其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合作、互助、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热爱、同情等。1.身体发育(生理)2.遗传和环境3.创造性自我与个体活动程度自我可以主动地、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从而使人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

6、建立起独特的生活风格。个体活动程度影响着心理发展的形式与水平。(二)人格发展(三)人格类型——生活风格理论个体追求优越的方式叫生活风格。它包含着一整套行为方式,借助这套行为方式便可以去补偿他真实的或想象的自卑。1.可根据社会兴趣把人分为四种生活风格:(1)统治—支配型(2)索取—依赖型(3)回避型(4)社会利益型前三种是错误的生活风格,最后一种才是正确的生活风格。2.错误生活风格的形成原因(1)器官缺陷(2)溺爱或娇纵(3)受忽视或遗弃3.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1)早期记忆(2)潜意识梦境(3)出生顺序

7、(排行)老大:开始受过度关注,后被取代,嫉妒和孤独感强烈,感到不安全,敌视别人,问题较多。中间儿童:有强烈的追求优越感,喜欢反抗和竞争,适应性强末生儿:容易被惯坏,依赖性强,缺乏创造力,有强烈的自卑感,也有问题。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简评贡献:1.强调社会因素的重要性,排斥了生物决定论,为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2.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降低了潜意识的决定性作用。3.注重个体的主观选择和创造性,注重人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这深深

8、影响了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局限:1.对追求优越的批判:唯意志论(主观唯心主义)2.没有触及社会环境的本质第三节自我心理学一、自我心理学思想的产生(一)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从本我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创伤范式(1886-1897)创伤、防御2.内驱力范式(1897-)本我心理学、自我本能3.自我范式(1923-)《自我与本我》、自我防御机制1.自我约束本我(与其父不同)2.自我防御机制归纳了其父所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