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笔法浅谈(—)起收笔

《书谱》笔法浅谈(—)起收笔

ID:43722910

大小:489.2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3

《书谱》笔法浅谈(—)起收笔_第1页
《书谱》笔法浅谈(—)起收笔_第2页
《书谱》笔法浅谈(—)起收笔_第3页
《书谱》笔法浅谈(—)起收笔_第4页
《书谱》笔法浅谈(—)起收笔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谱》笔法浅谈(—)起收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书谱》笔法浅谈(一)起收笔我们知道,一个笔画的完成,需要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大到横竖撇捺,小到一个点都是有这个动作过程的。本文着重讲讲《书谱》的起笔和收笔,至于行笔过程涉及内容更丰富,今后再做讨论。读帖时,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起笔和收笔。古人讲:起笔时"大胆落墨,一气呵成八收笔时"小心收拾,百般挑剔S这里讲起笔时能够一气呵成,必定是功力十分深厚时才能信笔写出很好的效果。收笔则与起笔同样重要,故而需要小心收拾。孙氏的《书谱》在起收笔方面很有特色,十分精巧,特别是对锋颖的熟练使用令人叹为观止。一、起笔孙过庭的起笔十分爽

2、利,确实做到了一气呵成。在临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和学习《书谱》的入笔方法。丄、起笔的角度(方向)首先《书谱》中起笔的时候都不是直入的,它有一个很小的细尖。这个细尖虽然很细很小,但是却不单薄,很厚重。应是入笔后轻微的捻管所致,使的笔画迅速的由侧锋转到中锋来。这样的入笔显得含蓄有韵味。入笔的角度变化很多,儿乎各个角度都有,需要仔细观摩,找准入笔角度对接下来的行笔动作有很大帮助。这里用几个图示来说明入笔角度的多变。竖的不同起笔角度横的不同起笔角度下面是书谱中不同角度入笔的实例:变化太丰富,不能一一列举,读帖时要细致观察。2.起笔的藏露《书

3、谱》的起笔,大都露锋起笔,显得十分爽利,但又不是直入,而是有个角度方向的转变,所以不会显得太过毛刺。少量的藏锋起笔也是为了改变节奏,增加字法章法的丰富性。露锋藏锋2.起笔的轻重《书谱》的起笔大都较为轻盈,顺势而入,显得十分顺畅流美。但也间或夹杂一些较为重的起笔动作,有一个顿挫和按的动作。这样轻重结合的起笔,增强了整体的节奏感,有一种抑扬顿挫之感。轻起笔重起笔4•起笔时与上一笔的承接关系《书谱》的行文十分流美,一点都不会有阻塞的感觉。虽然连笔不多,大都字字独立,但是字与字之间的笔意上的连带使得章法上出现了流美的效果。因此要注意起笔时与上一笔的笔意上的连

4、带关系,走笔要有势的关系,不可一笔一笔独立开来。如"志''的第一笔横画以及"俯”的第一笔撇画。二、收笔很多人光注意了起笔而不去关注收笔,这是不对的。古人对于收笔十分重视,无不小心翼翼。有来必有收,这样一个字才算写完整,而不是丢了一块。Z、顿收这种收笔方法是用笔肚子收笔,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引发联想。但是《书谱》中此法不多用。回锋收笔,这里是到了笔画末端略提后回锋,把笔画包在点画当中,同样有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例如"无''字横的收笔和"令”字最后一点的收笔。氏放收这种收笔方法在《书谱》中运用的最多。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收笔时,孙过庭一般有一个提的动作,

5、导致出来一个小小的锋尖。"互‘‘字第一横的收笔很明显。有些笔画收笔时,提的成分加多,不如上面的含蓄。有些笔iffli为了承接下一笔,眉目传情,放收时要注意笔断意连。4、锋尖送到随处收笔时最忌讳用力甩出去,而是应当把锋尖送到笔画的末端。这样字才不会轻浮,显得沉着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