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11695
大小:202.81 KB
页数:169页
时间:2019-10-13
《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实施性教学方案•修订前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修订调研报告•修订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要求的调研报告•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甘肃煤炭工业学校课题组2011.08——2013.061・“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教学计划(3年制修订前)22•“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目标调研报告103•“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教学计划(3年制),修订后154•“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的调研报告235.核心专业课程课程标准265.1《机械制图》课程标准265.2《矿山测量》课程标准305.3《煤矿地质》课程标准465・4《煤矿开拓与开采》课程标
2、准515.5《采掘机械》课程标准625.6《矿山电气设备使用技术》课程标准665.7《矿图》课程标准705.8《采矿CAD》课程标准805.9《矿井通风》课程标准875.10《矿压测控》课程标准965.11《瓦斯防治》课程标准1065.12《矿井防治水》课程标准1175.13《矿尘防治》课程标准1285・14《矿井火灾防治》课程标准1421•“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教学计划(3年制修订前)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本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煤矿建井方面的专业知
3、识,具有综合职业技能和全面素质,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适应我国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煤矿建井高级技能人才。(―)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矿及其矿业从事矿井开拓、掘进、采矿、运输、通风与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工作。三、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与要求1.掌握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文化基础知识。2.具有通风与安全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灾害防治、采矿CAD、煤矿地质与矿图、矿井测量和开采方法、通风安全、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3.掌握计算机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4.了解先进专业技术的基
4、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力结构与要求1•一般能力要求(1)具有所在职业或岗位相关领域内的活动能力;(2)掌握与职业工作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3)具有创新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4)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5)具有吸收利用国内外新技术的能力。2.能力要求(1)具有识、读、应用、绘制矿图的能力。(2)具有编号井巷施工作业规程等生产技术文件的能力。(3)具有初步具备组织管理基层区队井巷通风的能力。(4)具有合理选择和使用井巷掘进机械和井巷机电设备的能力。(5)具有预防和处理进行施工中的各种灾害和事故的能力。(6)具有井巷施工中凿岩、装岩和支护工种的操作技
5、能。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理论课设置及教学要求1.公共基础课程(1)德育(128学时,8学分)①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②职业道德与法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作用,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
6、、用法的公民。③经济政治与社会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④哲学与人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2)综合素质教育(64学时,4学分)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提高自身素
7、质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就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主要教学内容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教育等。(3)体育与健康(128学时,8学分)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4)语文(80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