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88384
大小:6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2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江南的冬景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南的冬景》教案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分析江南冬景的特点,品读第七节;2、了解文章的写法及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及解题江南:长江以南的江浙地区(第6节)冬景:标题中的中心词,冬天Z景,故本文为写景散文思考:如果你以“江南的冬景”为题来写一篇散文,你会写哪些景?怎么写?选取江南冬景特有的典型的景物,如树木、农村、雪、雨等,用对比的手法(其它季节、其它地域)来突出江南冬景的特点和感受。二、关于郁达夫略三、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作者重点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即:写什么。明确:植物、水、雪(分别在5节、7节、8节)•齐读第5节,明确:景物及特点:芦花一一不败,红叶一一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2、,乌柏树一一柏子、乱梅花之真,草赭色、绿意总结:生气•品读第7节,明确:景物特点:悠闲,迷人,绘画美鉴赏水墨画:①画中的景物;②画中的色彩;③画中的情调;(三个角度,学生评价)取名:农村冬霖图补充:(文画相通)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可引申:能否为英它几节的画面各起一个名称?明确:屋外曝背谈天图(第2节)、午后冬郊图(第5节)、江南雪景图(第8节)、旱冬闲步图(第9节)•朗读笫8节,明确:引用写雪的诗句来写江南的雪景,和第1节北国冬天相比,江南人更喜欢过屋外的生
3、活;和第7节写的静谧悠闲的生活相比,这一节更充满了动感,充满了趣味,写出了雪趣。明确:雪趣,美丽•快速处理笫9节写了江南的旱冬,特点:晴和、快活,适合散步,所以到笫10节作者也要到郊外散步去了,并且之前已多次点到散步。(2、5、6节)四、除了重点写以上江南的冬景,还写了哪些内容?用了什么手法?即:怎么写。学生快速浏览后冋答。手法:对比①北国的冬天和江南的冬天对比(第1、2节)北国的冬天过“蛰居”生活,江南的冬天过“屋外”生活;北国的冬天“最有劲”,江南的冬天“可爱”。②冬天与秋天对比,江南的冬景与北方的夏夜作对比(第3节)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明朗的情调”。③闽粤的冬天和江南的冬天对比
4、(第4节)有了地域界定,说明了闽粤没有冬天,只有“南国的长春”或“春或秋的延长”。④江南的冬天与德国的冬天对比(第6节)说明了都适合散步。五、了解文章写景的手法和语言特色手法:对比,选取典型景物描绘,不同角度写景语言:清新优美,舒缓平和,有绘画美板书设计:冬景:植物水雪(典型)特点:可爱、明朗、生气、悠闲、迷人、A散步美丽、雪趣、绘画美、快活、晴和语言:清新优美,舒缓平和,有绘画美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美文,可用1课吋处理,也可用2课吋处理。以上处理用1课吋即可。如用两课时处理,可以重点处理第5、7节,品读鉴赏分析其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等。也可重点介绍郁达夫这位重要
5、作家,处理练习等。“五严禁令”下的语文教学,比以前少了很多时间,尤其是课堂时间。所以,每星期5节课的教学时间要高效利用,能少讲的少讲,能不讲的不讲,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师就不要代替。一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目的。补充资料个人简介郁达夫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徳语、法语、马来西亚语。1896年12月7tl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1908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1910年考入杭州府屮学堂(与徐志摩同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和美国教会学堂之江大学预科等校学习。人物生平19□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
6、入浙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口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晩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论》、《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1928年加入太阳
7、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屮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