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论文

家畜育种论文

ID:43687929

大小:4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2

家畜育种论文_第1页
家畜育种论文_第2页
家畜育种论文_第3页
家畜育种论文_第4页
家畜育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畜育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基因技术在家畜育种中应用的进展扌商要:转某因技术在动物育种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转棊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家畜的育种带來了新的契机。本文阐述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的繁育速度、品质改善、抗病能力等方而上的应用,对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小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说切,并展示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詁种改良中的应用丽景。关键词:转基因;家畜;育种;现状;前景在长期的畜牧生产屮人们已经认识到品种的重要性。一般认为家畜的育种工作18世纪就已开始了,传统的育种技术经历了表型选种、表型值选种、基因型值或育种值选种儿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屮后期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岀现和各种分子生物

2、技术的应用,动物育种已开始从群休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即动物育种已发展到目前以DNA分子牛物技术为基础的标记辅助选种,转基因技术和基因诊断试剂盒等的分子育种⑴。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载体导人受体生物体内,让其获得新特性的一门复杂技术。转基因技术在定向改造生物体中有着无法可比的优越性。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相继在微生物、植物、动物中取得了成功,人们也对此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⑵。在动物遗传育种中,传统的动物品种改良方法是通过纯系繁育和配套杂交,该方法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复杂的问题将得到解决。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的过程屮,有着确定的目标、周密的

3、设计、精确的操作,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⑶o本文就传基因技术在动物的繁育速度、品质改善、抗病能力等方面上的应用作一些阐述,对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作一些说明,并且展示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屮应用前景⑷。一、转基因动物研究现状转基因克隆动物的发展经历了从转基因动物、胚胎/体细胞克隆动物再到转基因克隆动物3个发展阶段⑸。对种属特异性疾病,可以从抗该病的动物屮克隆岀目的基因,导人易感动物品种的基因组。1992年,BermG16'将小鼠抗流感基因转入了猪体内,使转基因猪增强了对流感病毒的抵抗能力。Clement等将Visna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Eve)转入绵羊,获得了

4、抗病能力明显提高的转基因羊。UenishiH等⑺研究的哺乳动物和家畜TLR(Toll-likereceptors),推测了TLR与SNPs(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关系进一步推动了抗病育种的发展与应用。因此与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和改善畜产品质量一样,利用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提高动物的抗病性具有十分乐观的应用前景。CarbertEA等同将小鼠MX基因的有义链和反义链插入禽反转录病毒载体中,并以之转染鸡胚胎纤维细胞(CEF),结果表明,插入有义链反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的CEF对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具有抵抗作用。二、转基因动物的应用转基因动物在研究人类

5、疾病模型、异种器官移植、提高牛产能力、改善畜产品质量和生产生物医药产品都显示岀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提高动物的繁育速度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希望培养出生氏快、体型大、饲料转化率高的动物品种,在育种过程屮,我们选择岀具有以上性能的动物品种,进行扩繁培养,希槊动物后代具有以上优良特性,这在实际生产中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优良品种特性遗传的不稳定性,给育种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在转基因技术中,我们可将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分离岀来,然后将这些基因导人生物休内.让这些生物休也显示出类似的性状。转基因动物是将外源基因导人动物的生殖细胞和早期胚胎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外源基

6、因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表达,然后由这些组织和细胞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休。Palmiter等⑼将大鼠金属疏蛋白基因启动子和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后,获得了比对照小鼠生长大大加快的转基因后代——硕鼠。这一结果预示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育种中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的经济动物如猪、兔、鸡等,由于其本身所固有的遗传特性,并非研究得象小鼠大鼠那样透彻,而且在这些经济动物所做的科学实验次数也远远不够。1985年,科学家第一次将人的生t激素基因导入猪的受精卵获得成功,转基因猪与同窝非转基因猪比较,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胴休脂肪率也明显降低。1990年,陈永福等〔⑼用显微注射法获得阳性

7、转基因猪,成功表达了外源生长激素,转基因猪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动物,背膘厚度显著降低,不足ldm。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转基因猪部分后代岀现跛足、胃溃疡、不育等病症。我国在“七五”、“八五”期间,获生长激素转基因猪的第2、3和4代共215头.并初步建立生产转基因猪的技术体系,转基因猪核心群的生长水平比非转基因猪提高20%,生产效率提高5%。说明通过技术的改进。仍然可以取得令人欣慰的结果。在转基因兔方面,因为兔体型比较小,繁殖周期短,所以人们在兔上做的科学实验比较多,取得了较多的结果。在提高其生长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